经过半年学习古代文学,虽然学的不是很精通。但也收获了不少。
记得刚上古代文学的第一堂课,我被老师的那种气质所吸引,而且老师上课的风格也不同,觉得就像在听讲谈一样。再也不用像以前,老师上课讲,我们在下面死板的记。现在这样的讲课方式我们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思考好多东西。下面汇报以下我所学到的东西把。
只能够过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有着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成就。上古神话和歌谣是最早的口头文学创作。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部是个总集——《诗经》。《诗经》收诗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并灵活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诗经》是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开创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传统。,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有着及其重要是影响。在南方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诗体——楚辞。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运用这一形式创作了《九歌》和《九章》。他的代表作《离骚》是古代文学史上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开创了我国诗歌
的浪漫主义传统。
春秋战国时代,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产生了诸子散文。重要的有儒墨道法四大学派。有《论语》、《孟子》《庄子》,还有《荀子》和《韩非子》。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
两汉文学中极有活力的是乐府民歌。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于事发”,着力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句式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发展,《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其中的传世名篇。汉人五言诗也逐渐走向成熟,到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组诗《古诗十九首》,被后人称为“五言之冠冕”。
汉代早期散文一政论文为主,贾谊《过秦论》最为著名。西汉是大一统帝国,辞赋应运而生,至武帝前后兴盛,产生了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的《长杨赋》、《甘泉赋》等大赋。两汉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它记载可轩辕到汉武帝三千余年的历史。《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也是一部成就极高的文学著作,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长期分裂动乱的时期,又是一个社会思想活跃,各种学说斌并兴的时期,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我国又一个解放时代。汉末建安年间,产生了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的建安七子,妻诗歌的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后来就是正始文学,一方面是司马氏笼罩下政治黑暗与恐怖,另一方面是玄学的大为兴盛,代表集团“竹林七贤”。
这半年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这么多东西,以前只知道皮毛,现在深入了解以后,觉得中国古代文化真是深厚。古人为我们留下这么多的宝贵财富,我么应该保护并且继承,将其发扬光大。
这门课已经开了一个学期了。上课时虽然自己很努力的在听,但是有的时候还是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大概是自己积累的只是还是很少。首先是笔记记不下来,不知道该怎么记,该往哪里记。其次就是书上知识很多,不了解那些是重点。然后就是老师上课讲的知识大多都是延伸出来的,又是听的很吃力,课后整理笔记的时候很乱,不该怎么样就条理了。虽然这种上课方式我们很喜欢,但是有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去对待这门课,该怎样去看?该怎样去学?怎样去复习?知识点如此的多,学的很乱,心里未免有点着急。
总的来说,我都了解了不少,不仅学到了古人的思想,而且也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学到了古人那种不畏强权的精神,指引着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偏离自己的航向。最后希望这门课可以一直开下去,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中国古老的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