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中的断句原则

标签:
教育 |
分类: 音速发音教材(进阶) |
日文中的断句原则
http://s6/small/6fdc9842ga50ab7c57045&690断句是什么? 当一个句子长度过长,让人无法一口气全部念完时,就会将该句子分成数个段落,将一个句子分成数段以方便发音,就是所谓的断句。
例如:「我今天从早到晚除了一片土司一杯牛奶和一条巧克力之外什么都没有吃」,要一口气连续不中断地念完这个句子很困难吧,因此我们习惯以标点符号分段,以「我今天从早到晚,除了一片土司、一杯牛奶、和一条巧克力之外,什么都没有吃。」的方式说话,并且在标点符号的地方休息喘口气。中文当中,以标点符点进行断句,而断句的主要功能,就是让说话者在说话的途中,可以稍作休息。
日文当中,也有所谓的断句,和中文相同,也是习惯在标点符号的地方稍微休息后,将整个句子分段念完。例如: 「私は朝から晩まで、トーストと牛乳とチョコレート以外に、何も食べませんでした。」这句话中,我们就会在逗号「、」的地方休息二次。日文看起来也和中文相同,没有必要重新学习,对吗?
如果你原本的母语就是日文,那么当然不用学,就像我们也不用特别学习如何标注中文标点符号一样,但是如果你是将日文当作外语学习的话,那么强烈建议一定要学习「日文中的断句」。理由如下:
虽然日文中也有标点符号,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在日文口语能力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其实很难照着标点符号流畅发音。例如: 「私は朝から晩まで、何も食べませんでした。(我从早到晚什么都没有吃)」这句话,理论上中间只要休息一次就好,但是若是日语初学者,由于不熟练的关系,可能会像这样「私…は朝..か..ら晩…まで…」第一句就念得支离破碎,标点符号几乎无法发挥作用,讲出来的话也听不懂。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小的断句单位,帮助日文学习者能够简单、清楚地念出日文句子。
第二,回想一下,当我们和小婴儿说话、或者在和外国人说话时,是不是都会刻意将说话速度放慢? 为了让中文不流利的外国人也能理解你的话,你会将「这条路走到底左转上桥后就会到」这句话分成好几段,变成「这条路
前言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将进入正题。
例句:「私は朝から晩まで、トーストと牛乳とチョコレート以外に、何も食べませんでした。」
以一般初中级程度的日文学习者来说,要连续念完上述例句,而只在标点符号处略为停顿,是有点难度的。但是如果在中途随意断句的话,那么念出来的句子应该没有人听得懂。
例:「私
以上是中途随意断句的例子,如此句子将变得支离破碎,即使是简单的句子,也有可能让人不知所云。因此,在日文当中,有一项关于断句的最高准则。
以下是本回的重点。因为太重要了,请念二次。
日文中,习惯在助词后进行断句。
日文中,习惯在助词后进行断句。
什么意思呢? 所谓「助词」,就是「は」「が」「を」「で」「から」「まで」这些没有具体意思的字。在助词后进行断句,就是说可以在助词之后略为停顿休息。
举例来说:
例句:「私は朝から晩まで、トーストと牛乳とチョコレート以外に、何も食べませんでした。」
这是日本人习惯的说话方式,中间只停顿二次。如果你觉得这样发音太难了、很容易中断,那么也可以说成:
「私は
像这样,在所有的助词后面都略为停顿休息,会变得很好念。即使是很长的句子,也会变得很容易发音,而且保证不管念的速度再慢,对方也一定听得懂你在说什么。
例如,以下取自2010年3月10日日本雅虎网站新闻片段:
「西日本では10日まで、东?北日本では11日にかけて大雪となる所があり、同庁は暴风や高波とともに警戒するよう呼び挂けた。」
新闻主播的话另当别论,但是以日语学习者来说,实在很难流畅地念出以上句子吧。这时,就可以念成以下形式,在助词的地方稍微休息:
「西日本では 10日まで、 东?北日本では 11日にかけて 大雪となる所が あり、 同庁は 暴风や 高波にかけて 警戒するよう 呼び挂けた。」
句中的「にかけて」「にかけて」,之所以连在一起念,理由是这二个字是「惯用句」,就像我们也不会将成语或惯用语分开念,将「一山还有一山高」念成「一山还,有一山,高」一样。惯用语习惯连在一起念,但是随着日文学习时间的增长,将会逐渐了解哪些是惯用句、哪些不是惯用句,因此不需太过担心。
原则上,在进行日常会话时,在助词后面进行断句、稍微休息,会让你能够轻松念出较长的句子,同时说话不会显得凌乱,让对方十分容易理解。
当然,随着日语能力的进步,也能够将单句长度逐步加长,但保持在助词后停顿的习惯,依然能让你说出来的日文清晰易懂。
无论是日常会话沟通、朗读课文、或是跟着录音进行发音练习时,都建议掌握此原则,如果在一开始学习日文时,你就发现大家都听得懂你所说出来的话,那么一定会更有动机和热情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