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三秦大地上喝一杯历史酿的酒,走一遭黄土堆的坡(十)——乾陵

(2022-04-23 09:32:07)
标签:

陕西

乾陵

无字碑

武则天

咸阳

分类: 流年之中国
乾陵埋葬着两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一座葬有两个皇帝的皇陵。唐太宗李世民汲取从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历史教训,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由于李治的早逝,修建陵墓的事情自然到了武则天手上。武则天派两个风水大师分头寻找风水宝地,不想两人所选之地竟然是同一个地方——梁山。武则天当年废掉了儿子的皇位,自己当皇帝,之后年事已高,便召回皇子李显,复立为太子,并在临终时留下遗言,废掉自己的帝号,恢复皇后身份,与唐高宗合葬在乾陵。

司马神道

两旁石俑列队凛然,就算在今天也依然能感受到帝王的威仪。神道的尽头,就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主陵——梁山。

述圣纪碑

由五块青石拼接,碑文由武则天亲自撰文,由唐中宗李显题写,赞颂唐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全文原有5000多字,因为岁月侵蚀,如今只见1000多字。唐高宗是李世民的儿子,在位期间也颇有作为,先后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版图为唐朝时期最大。后来,高宗健康每况愈下,武后乘机掌控国事,并显露出治理天下的才能。

无字碑

碑顶刻有九条盘龙,但是碑文没有一字。据说这块留给武则天的石碑上曾刻满了预备写字的方格子,可是后人始终没有发现其中的碑文。其中各种说法:一说功高德大无须说,二是自知罪孽深重不便说,三是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四是称谓不统一不便说,五是信奉佛教万事皆空不用说。你觉得是哪一种呢?

六十一蕃臣像

在阙楼墙基下有真人大小的石像群,这些都是曾在朝廷中任职的蕃酋60余人,雕刻成像置于乾陵,以反映唐高宗及武则天的统治权力及各民族对唐王朝的臣属关系。每座雕像都没有脑袋,推测是毁于地震和战乱。

乾陵墓道

有一条土路通往峰顶和传说中的乾陵墓道,下雨天千万不要去爬后山,开始一段路还厚,后半段就是泥路,雨天路滑,关键山上也没啥可看的,我还在这里摔了一跤。

唐朝末年,各地起义爆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巢起义了,在黄巢取得优势之后,他窥窃乾陵中的金银珠宝以及殉葬品。于是动用40多万大军,对乾陵进行声势浩大的挖掘工程,然而整座山脉都快被挖断了,依旧没能进入到墓穴之中。后来,唐王朝军队集结向长安发起反攻,黄巢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空手而逃。后来五代耀州节刺史温韬又组织军队前来挖掘,此人简直是李唐王朝皇帝陵的煞星,他几乎光顾了除乾陵以外的17座帝王陵墓,然而却在乾陵碰了壁。温韬曾经带人在光天化日之下三次上梁山,但每到山中便突然风雨大作,整个氛围死气沉沉。然而他们一旦离开山中,天气便再次转晴。乾陵最后一次凶险的大规模盗墓活动发生在民国初年,军阀孙连仲为了筹集军饷,用了一个师的兵力,采用了爆破手段,也未能找到地宫入口。

唐懿德墓

懿德太子叫李重润,是武则天的孙子,唐中宗李显的长子。幼年时期,李重润深得高宗的喜爱,被立为皇太孙。然而,命运莫测,唐高宗驾崩之后,李显刚当上皇帝才两个月,就被其母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到千里之外的神农架山下,两岁多的皇太孙李重润也被废为庶人,随同父母来到乡下,这一待就是十多年。武则天年老之际,将李显召回长安,重新立为皇太子,太孙李重润也重回皇宫。然而由于李重润和妹妹李仙蕙及妹婿武延基私下议论武则天的男宠,被武则天赐死。之后李显登上皇位后,追风长子李重润为懿德太子,将灵柩迁至到乾陵陪葬,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为冥婚,按天子规格下葬。

墓中最大的看点是壁画,分别绘在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后墓室墙壁上,分别为《阙楼图》、《仪仗图》、《列戟图》,这三幅帝王规格的壁画,足以展现唐中宗李显对含冤而死的儿子的愧疚和补偿,为阴间的儿子加冕登基。

唐永泰墓

与太子一起被武则天赐死的爱女李仙蕙,也让唐中宗李显伤心无比,武则天死后,他追封爱女为永泰公主,并修建了永泰公主墓,特许其墓为陵,规格与帝王等同。如今,永泰公主墓已改建为乾陵博物馆。

唐章怀墓

章怀太子名叫李贤,是武则天次子,论才华,李贤是唐朝皇子中的佼佼者,作为太子,曾三次监国,并得到高宗褒奖和群臣拥戴。然而,这与武则天执掌朝政的野心发生了矛盾,结果母子反目,嫌隙不断,不久,太子李贤被武则天找借口废为庶人,先幽禁在长安,后流放到偏远的巴州,最终被酷吏逼迫自杀。中宗李显也非常怜悯这位亲哥哥,复辟之后,即派使者到巴州迎回李贤灵柩,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

导航没找到这个太子墓,因为要赶航班所以放弃了。这三个墓的门票是包括在乾陵门票中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