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月11日世界帕金森日 了解帕金森病

(2011-04-11 14:42:14)
标签:

帕金森病

多巴胺

左旋多巴

治疗

药物

健康

分类: 健康热点

  每年的4月11日是 “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已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10年前,我国的帕金森患者就达到170万左右,55岁以上的人患病率约为1%,据估算,我国每年的新增患者都有10万人之众。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因部分大脑深部核团(“黑质”等)的神经细胞坏死,导致大脑多巴胺生成减少,从而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及运动迟缓等症状。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5岁以上的人患病率约1%,65岁以上患病率为1.7%。目前,帕金森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与高龄、环境毒素接触等因素有关。

  预防帕金森 从改善环境做起

  帕金森病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从基因遗传角度,不可预防,但从环境促进作用角度,有一定的预防意义。具体的预防措施主要有防治脑动脉硬化,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避免接触具有神经毒性的化学物质,如有机杀虫剂、一氧化碳、汞及锰等;慎用氯丙嗪、利血平等可引起震颤麻痹的药物;注意体育锻炼和脑力劳动,延缓脑衰老;有帕金森病先兆者应积极早诊断、早治疗。

  运动障碍是帕金森典型症状 自查早发现

  帕金森氏病起病隐匿,缓慢加重,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下子就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是一种缓慢的、进展性的发展过程。

  典型的帕金森病症状有动作缓慢、静止性震颤(在静止的状态下,四肢出现不自主的颤抖)、身体僵硬、姿势障碍、慌张步态等,帕金森病还有很多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长期便秘、睡眠障碍(睡着后手脚乱动、大喊大叫)、抑郁、认知障碍等。40岁以上的人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如果同时出现以上三种症状,或有可能患病,要及早诊断。

  积极治疗 帕金森病不影响寿命

  虽然帕金森病是中老年的“杀手”之一,但是帕金森病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对寿命影响不大。然而,如果对病情听之任之,严重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并伴随严重的抑郁等情感障碍,极大危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目前,国际普遍提倡帕金森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治疗帕金森病可以保护神经元,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延缓病情进展。通过积极治疗,虽然帕金森病无法治愈,但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帕金森治疗 药物、手术是主流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

  治疗帕金森病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药物是左旋多巴胺制剂。除此以外,还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酶抑制剂、拮抗剂等。总的来说,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目前总共有七大类十几种药物,每种药物都有其特点,应该用哪种药物,具体怎样使用,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家庭条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忌擅自服药和停药。

  手术治疗

  目前,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主要是深部脑刺激术(DBS),即在大脑神经核团内安装微型脑起搏器。先前流行过的神经核团损毁术由于其损伤大且不可逆性等缺点,已逐渐被淘汰。安装脑起搏器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手术创伤小,可逆性强,具有长期的可调控性,多数神经外科设有专门的神经调控门诊,术后病人可定期在门诊进行调控,适用于原发性帕金森病,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突出,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术,但是治疗费用较高,一般双侧手术费用需要20万元。

  中医治疗

  帕金森病在中医属“颤证”和“痹症”范畴,中医对帕金森病有其独立的病理病机、辩证分型理论,中药治疗对于症状改善有一定作用,显著、稳定的疗效在继续考证与发展中。

  8成患者有抑郁 家庭护理要注意

  家庭护理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重要一环,有研究显示,8成帕金森病患者有抑郁症状,因此,在照顾帕金森病人时,除了一般护理外,还要多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

  1.帕金森氏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却是进行性加重,少数病人病情也可以发展得很快。因此,要早治疗,并且需长期服药,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服药效果及药物的副作用,以利于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与种类。

  2.鼓励早期病人多作主动运动,尽量继续工作,培养业余爱好,以防患者因病情导致抑郁,悲观厌世。

  3.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尤其是姿势与步态的训练。日常生活尽量让病人自己完成,但要注意保护病人,防止病人跌跤。

  4.多吃蔬菜、水果或蜂蜜,防止便秘;避免刺激性食物、烟、酒等。

  5.对晚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帮助其勤翻身,在床上多作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固定、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治疗帕金森病要注意五点

  1. 调整好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配偶要多安慰和鼓励患者并保持安静的环境。

  2. 夜尿较多的患者睡前减少喝水量及排空膀胱,床边放置轻便的便盆,以利小便。

  3. 调整帕金森病药物用量及给药时间。对于一些服用时间离睡眠时间太近就会引起失眠的药物,最好改成早晨服药或减少剂量。以翻身困难、痛性抽搐导致失眠的患者,睡前追加小剂量的多巴胺可改善睡眠连贯性。白天嗜睡或睡眠发作需注意调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剂量。

  4. 据国外研究报道,对于晚期出现药物疗效减退及异动症的帕金森病患者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可明显改善睡眠症状。

  5. 必要时可使用起效快、速代谢型的安眠药,但长期服用安眠药容易形成依赖,年龄较大或合并痴呆的患者不宜使用。

  帕金森病的预防

  迄今,帕金森病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此,预防措施缺乏精确的针对性。但许多研究已证实,本文上述诸多危险因素与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坏死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若能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预防帕金森病的发病和延缓病程进展肯定是有益的。

  一级预防(无病防病)

  1 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及有关基因携带者,有毒化学物品接触者,均应视为高危人群,须密切监护随访,定期体检,并加强健康教育,重视自我防护。

  2 加大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力度,减少有害气体、污水、污物的排放,对有害作业人员应加强劳动防护。

  3 改善广大农村及城镇的饮水设施,保护水资源,减少河水、库水、塘水及井水的污染,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4 老年人慎用吩噻嗪类、利血平类及丁酰苯类药物。

  5 重视老年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动脉硬化等)的防治,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帕金森病均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亚临床期长,若能即早开展临床前期诊断技术,如嗅觉机能障碍、PET扫描、线粒体DNA、多巴胺抗体、脑脊液化学、电生理等检查,将亚临床期帕金森病尽早发现,采用神经保护剂(如维生素E、SOD、谷胱甘肽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神经营养因子、塞利吉林)治疗,可能会延缓整个临床期的过程。

  帕金森病早期,虽然黑质和纹状体神经细胞减少,但多巴胺分泌却代偿性增加,此时脑内多巴胺含量并未明显减少,称代偿期,一般不主张用药物治疗,可采用理疗、医疗体育、太极拳、水疗、按摩、气功、针灸等治疗,以维持日常一般工作和生活,尽量推迟抗震颤麻痹药物应用的时间。但也有人主张早期应用小剂量左旋多巴以减少并发症,这要因人而异,择优选用。

  帕金森病失代偿期应使用药物治疗。

  三级预防(延缓病情发展、防止病残、改善生活质量)

  ①积极进行非药物如理疗、体疗、针灸、按摩等及中西医药物或手术等综合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

  ②重视心理疏导安抚和精神关爱,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紧张激动,以减少肌震颤加重的诱发因素。

  ③积极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如吃饭、穿衣、洗漱等。有语言障碍者,可对着镜子努力大声地练习发音。加强关节、肌力活动及劳作训练,尽可能保持肢体运动功能,注意防止摔跤及肢体畸形残废。

  ④长期卧床者,应加强生活护理,注意清洁卫生,勤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及褥疮感染等并发症,帕金森病大部分死于肺部或其他系统如泌尿系统等的感染。注意饮食营养,必要时给予鼻饲,保持大小便通畅。以不断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死亡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