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荐】如何预防核辐射?--日本地震核辐射的预防

(2011-03-15 15:57:04)
标签:

早期核辐射

健康报

核辐射

日本大地震

杂谈

分类: 健康热点

【荐】如何预防核辐射?--日本地震核辐射的预防

【荐】如何预防核辐射?--日本地震核辐射的预防

【荐】如何预防核辐射?--日本地震核辐射的预防

【荐】如何预防核辐射?--日本地震核辐射的预防

【荐】如何预防核辐射?--日本地震核辐射的预防

【荐】如何预防核辐射?--日本地震核辐射的预防

【荐】如何预防核辐射?--日本地震核辐射的预防

【荐】如何预防核辐射?--日本地震核辐射的预防

  

  日本地震导致核电站接连爆炸的危害,不要以为仅仅是在电视新闻里和报纸图片里,“一衣带水”的距离,势不可免的会被各种各样的情绪牵扯到其中。请看最近在国内疯狂转发的一条手机短信:“福岛反应堆盖子炸开……中国中部、北部的同胞(尤其是沿海城市),为了预防核辐射,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出门最好带口罩、穿长衣(白色为好)、每天洗澡、多摄入含有碘的食物!尽可能不要过多接触海水,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和食用海鲜。”

  据媒体报道,日本此次地震引起的核电站爆炸,仅福岛县确认22人遭核辐射,日媒称遭核辐射者已达190人。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20公里及福岛第二核电站方圆10公里的居民正在疏散,约21万名居民已开始避难。

  日本核电站爆炸,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个短信里说的预防核辐射方法对不对?39健康网连线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科李绍林教授,请他为大家讲讲如何避免生活中的核辐射以及哪些食物可以抗核辐射等相关知识。

  什么是核辐射?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α、β、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γ射线和X射线)、中子等不带电粒子。

  早期核辐射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早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早期核辐射能像X射线那样穿透人体和物体,能穿透几千米的空气层。当射线照射到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也能对人员造成伤害。它还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中,辐射剂量的单位有多种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是“当量剂量”,是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的辐射量。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定义是每千克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为1西弗。

  人体受到核辐射会有什么表现?

  人体遭受过量辐射,可能导致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来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西弗,也就是说,人体每接受1西弗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西弗是个非常大的单位,因此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据我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介绍,根据我国的标准,每人每年受到的辐射量应小于2。7毫西弗。事实上,人体如果短期受到低于100毫西弗的辐射,也并不会造成影响。辐射剂量超过4000毫西弗,则可能致死。

  “白色衣服最防核辐射”说法被专家否定

  看完这个短信,短信中的所说的“穿白色衣服防核辐射”说法,是无稽之谈,没有科学根据,网友在防核辐射时大可不必在意衣服颜色。对于短信提出的其他抗辐射建议,李绍林教授表示是有科学道理的,比如戴口罩可以避免吸入含辐射粉尘,多吃含碘食物可以促进正常碘代谢避免核辐射带来的放射性碘元素在体内代谢,每天洗澡穿长衣尽量不要接触有污染的海水等都可以减少接触辐射的机会。

  戴口罩、补碘、勤洗澡确实是必要措施

  遇到核辐射危害,要先做到以下几个基础的防护措施:

  1.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带口罩,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2.关上门窗同时避免换气扇进行与外界的空气交换。

  3.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位的。

  4.服用一定量的碘制剂,可预防核辐射的作用。

  这就是说,短信里提醒大家要注意戴口罩,多摄入含碘食物,每天洗澡等说法是正确的。

  防治辐射也有“专业食谱”

  面对众多网友希望得到如何防治核辐射的办法的求助,李教授为大家开出了“抗核辐射食谱”

  蔬菜:多吃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海带、卷心菜,要确保维生素的摄入量,这对防治辐射损伤及伤后恢复均有效,如VK可减少出血,VP减轻呕吐、恶心,VC使血细胞再生加速等。

  肉类:多吃瘦肉、动物肝脏,注意减少脂肪的摄入,要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射损伤效果最好。还要注意摄入的蛋白质品质优秀,数量充足,以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饮料:多喝绿茶,多喝蜂蜜水。

  此外,要注意无机盐供应宜加量。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如何预防核辐射?

  1.隐蔽

  早期停留于室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措施,可明显降低全身及皮肤外照射剂量。当人们受放射性烟云照射时,隐蔽在室内可将外照射剂量减少50-90%,这要视建筑物的类型和结构而定。

  2.服用稳定性碘

  用稳定性化合物可以阻止或减少特定器官对相应的放射性核素的吸收,从而减少该器官的受照剂量,稳定性碘就是一个例子。碘化钾或碘酸钾都能有效地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同位素的吸收,但他们不能降低已摄入的其它放射性核素的剂量,更不能代替其它防护措施。

  3.撤离

  撤离是预防核辐射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可避免或减少来自各种途径的照射,但也是各种措施中最困难、最易造成混乱的一种。

  4.个人防护方法

  主要指对人员呼吸道和体表的防护。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用简易方法(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所致的剂量减少约90%。但防护效果与放射性物质的理化状态、粒子分散度、防护材料特点及防护物(如口罩)周围的泄漏情况等有关。对人员体表的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当人们开始隐蔽及由污染区撤离时,可使用这些简易的防护用品。

    5.核辐射处理方案:
     注意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的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关闭并锁好门窗。

     如果要求你撤离:

     •注意保持窗户和通风口关闭;使用再循环空气。

     如果建议你留在室内:

     •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

     •如果可能,进入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区域。

     •如非绝对必要,不要使用电话。

     如果你估计自己已经暴露于核辐射中:

     •更换衣服和鞋子。

     •将暴露过的衣物放在塑料袋中。

     •密封塑料袋,放到偏僻处。

     •彻底洗一次澡。

     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内或冰箱里。事先没有封闭的食物应当先清洗再放入容器。

 

1、遭遇核辐射时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

2、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防护服。减少放射性污染,可穿雨衣、戴墨镜、洗淋浴;

3、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 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4、隐蔽早期停留于室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措施,可明显降低全身及皮肤外照射剂量。当人们受放射性烟云照射时,隐蔽在室内可将外照射剂量减少50-90%,这要视建筑物的类型和结构而定。

5、服用稳定性碘用稳定性化合物可以阻止或减少特定器官对相应的放射性核素的吸收,从而减少该器官的受照剂量,稳定性碘就是一个例子。碘化钾或碘酸钾都能有效地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同位素的吸收,但他们不能降低已摄入的其它放射性核素的剂量,更不能代替其它防护措施。

6、撤离 撤离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可避免或减少来自各种途径的照射,但也是各种措施中最困难、最易造成混乱的一种。

7、个人防护方法主要指对人员呼吸道和体表的防护。当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时,用简易方法(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可使吸入放射性物质所致的剂量减少约90%。但防护效果与放射性物质的理化状态、粒子分散度、防护材料特点及防护物(如口罩)周围的泄漏情况等有关。对人员体表的防护可用各种日常服装,包括帽子、头巾、雨衣、手套和靴子等。当人们开始隐蔽及由污染区撤离时,可使用这些简易的防护用品。

日本广播协会13日公布了关于放射性物质泄漏到核电站设施外部后,日本民众应该注意的事项。

      报道指出,首先,这次放射性物质是否已外泄到核电站厂区外,以及外泄了多少等详细情况目前尚不清楚。因此,前往政府等有关部门在避难指示中所指定的范围以远的地点避难,是十分重要的。

      报道认为,由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避难范围又扩大到周围20公里以外的地区,因此最好前往比这一范围更远的地点避难,并尽可能地留在建筑物里,不要外出。

      由于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是以碘和稀有气体的形态外泄,因此必须防止被其放射线辐射。为此,民众如果在室内,要紧闭门窗,关掉换气扇和空调等设备。

      如果在室外,或因避难而在移动当中的话,报道指出,人要戴上口罩或用水浸湿的毛巾或手绢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放射性物质。此外,还要穿戴避免皮肤外露的服装。

      与此同时,还必须防止通过呼吸和食品在体内受到核辐射污染的情况。如果在身体内部遭到核辐射的话,将会长期受到放射线的影响。

      另一方面,报道说,当民众从外面回到家里时,必须换衣服,并洗手、洗脸。在接到本地地方政府的指示之前,为了慎重起见,请不要饮用自来水和井水,也不要食用放在屋外的蔬菜等食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