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家庄市未发现“速燃面”

(2011-02-25 10:46:21)
标签:

石家庄市

面条

食品安全法

添加剂

可燃面条

健康

分类: 健康热点

  昨日,记者从省会石家庄几家超市购买了几种速食米线进行点燃实验。其中三个品牌的米线见火后顷刻间燃烧起来,很快燃尽,有的甚至还火苗四溅。

  只有一个品牌的米线点燃后虽然起火,但几乎没有大的火苗冒出。本报记者韦佳摄

  小贴士:

  据食品专家介绍,上好的米线放进明火里面不会立刻着火,而是会迅速膨化,膨化越均匀越规则的粉条越好,相反如果烧不着或者很快烧着,或者膨化得不规则均为劣质产品。

  记者探访: 省会未发现“速燃面”

  近日一篇“面条被曝掺加食用胶,湿面条能燃烧,吃一碗米线等于吃进一个塑料袋”的报道,引起省会读者的关注,不少读者致电本报,表示对省会此类食品也抱有疑虑。为此,记者对省会部分相关商铺进行了调查走访。

  记者跑多家店买回面条

  昨日,记者在街头一摊点购买了一包鲜面条,用火试图点燃,发现并没有像报道中描述的那样易燃,也没有刺鼻气味发出,而是火烧较长时间才能引燃,火苗很快熄灭,发出轻微烧烤淀粉的味道,燃烧后的灰烬用手一搓便成了均匀的粉末。

  随后,记者又在省会部分商家购买了散装鲜面条、米线、干挂面、精装鲜面条等商品。

  记者在买到鲜面条的那家店里询问店主是否有使用添加剂时,店主称,“我们自己都吃,怎么会用那些东西。”记者在路边一家摊位上发现一种精装的“手工鲜面条”,包装袋上明显标注“保证不含面条改良剂”。摊主听后说:“最近正在严查添加剂的事儿,知道很多商贩往面条里加东西,所以很多人不敢卖了。”

  遇火无明显“速燃面”特征

  记者将所购买的各类面条食品拿回报社一一燃烧试验,均不易点燃,点燃后也并没有刺鼻气味,粉末酥软,揉搓后颗粒均匀。只有米线外观看上去略显不自然,用火烧烤后并不易燃,也没有刺鼻气味,粉末黏合在未燃烧的线体上呈泡沫状。

  市场有不同类添加剂销售

  随后,记者赶往省会某食品调料批发市场,以开面馆需要购买部分添加剂为由,打听报道中所涉及的“蓬灰、柠檬黄、明矾”等添加剂。一家专营食品添加剂的店面老板听说来者是做面馆生意的,便向记者推荐了两种品牌“面条改良剂”,并声称周边做面馆生意的店都使用这两个牌子的改良剂。当记者问及这些添加剂是否安全时,店家毫不犹豫的回答“怎么能不安全,这都是名牌,正规厂家生产的。”

  随后,记者以使用这些品牌添加剂成本高为由,询问有没有“蓬灰、柠檬黄、明矾”等添加剂,店家声称有蓬灰和柠檬黄,没有明矾。店家表示,蓬灰是用来专门增强面条韧度的,柠檬黄的用途很多,一般用来给食品调色。

  记者从市工商局食品处得知,他们已经了解到相关情况,目前正在密切关注。

  相关新闻

  流动摊贩食品安全还是“三不管”状态

  记者了解到,目前,流动摊贩出售的食品其安全与否到底归属哪个部门进行监管,目前在石家庄尚处于空白,政府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应对办法。

  按照2009年6月1日施行的《食品安全法》规定,商场超市里制售面条等行为归工商部门进行监测管理,生产面条的食品企业归属质监部门管理。但对于流动摊贩售卖的面条如何监管,《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

  目前,保定、沧州等城市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但省会尚属空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