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药名知功能?--选用药品切勿“顾名思义”
(2011-01-27 18:29:22)
标签:
瑞易宁长春市通用名药物安瑞克健康 |
案例1
李大爷去年被诊断为糖尿病,长期服用医生开的降糖药美吡哒。前几天,在香港工作的女儿听说“瑞易宁”降糖效果很好,就给父亲买了几盒。李大爷一看,既然名字不同,肯定不是同一类药,又是女儿一片孝心,就把美吡哒和瑞易宁一起服用了。谁知这两种名称不同的药物实际上是同一种药物,李大爷因用药量过大,引起低血糖,最后被送到医院抢救。
案例2
一位顾客到药店指名购买药品安瑞克(安瑞克的通用名为布洛芬),而恰巧当时这个药店当时没有安瑞克这个药物,于是药店里的药师就向这位顾客推荐了通用名都为“布洛芬”的芬必得、易服芬、芬尼康这几个药物,但是由于这个顾客并不认为安瑞克与芬必得、易服芬、芬尼康为同一种药物,还以为是药师故意兜售药物,坚决拒买。
从上面2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正确认识药物的名称,了解药品名称的相关常识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是很有必要的。通常药品的名称有四种:化学名、通用名、别名和商品名。
化学名:是药物的学术名称,是根据药物的确切化学结构命名的,科学性很强。但在实际应用中,化学名多在专业领域中使用,普通老百姓甚至是一般的临床医生对它都知之甚少,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术方面。
通用名: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定的药品法定名称,与国际通用的药品名称、我国药典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药品标准中的名称一致。正确识别药品的通用名可以避免重复吃药、吃错药。
别名:是由于一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的某种药物曾在一段时间使用过的一个名称,是人们习惯的名称,不过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别名从2010年1月1日起已停止使用了。
商品名:是生产厂家或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给自己的产品注册的品牌名。在一个通用名下,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可以有多个商品名。我们普通老百姓可能比较熟悉的都是药物的商品名。
因此正确识别药物的通用名而不是商品名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因为一个药物可以有很多商品名,但只能有一个通用名。下面就举个具体的事例分别解释药物的四种名称。
扑热息痛是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药物,它的化学名字叫做N乙酰基-P-氨基酚,这个名字可能有的人连听都没听说过,通用名叫做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这个名字是别名,而我们经常叫的必理通、百服宁、泰诺林、斯耐普、安佳热等名字其实都是扑热息痛这一药物的商品名,为同一药物。
还有许多药物的名称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在名称上可能仅有一字之差,但作用却有可能迥然不同。比如罗红霉素和柔红霉素都是药物的通用名,但罗红霉素是抗生素,可用于一些感染的治疗,柔红霉素则是抗肿瘤药物,可用于急性淋巴细胞或粒细胞白血病等;消心痛和消炎痛同为药物的商品名,但消心痛的通用名是硝酸异山梨酯,为抗心绞痛药物,舌下含服可用于急性心绞痛的发作,口服用于预防发作,消炎痛的通用名是吲哚美辛,为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可用于一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的对症治疗。因此患者在自己购买药物或在家服用药物时,一定要仔细辨别,以防错买错用,造成不必要损害。
所以对于药品名称不能只看商品名,而应重视药物的通用名,也不能根据药物的商品名来判断药物的功效,患者在自己使用药物的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是要注意看药物的通用名,对于中药制剂还应看清楚药物所含有的成分,如果确实看不懂药品说明书就需要咨询医师或药师,不能擅自盲目用药,否则很有可能会造成药物的误用或是重复使用,引发药源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