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乙肝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2010-12-23 17:37:01)
标签:

慢性乙肝

乙肝治疗

乙肝抗病毒治疗

脱氧核糖核酸

疗效

健康

  乙肝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患者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换药

  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与2005年底发布的第一版《指南》时隔5年。如果说5年前大家非常兴奋的是新药发现和上市,那么现在推出的新版《指南》,除了增加新药替比夫定以外,更主要的是慢性乙肝抗病毒临床治疗方案和策略的巨大进步。

  长期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核心,但目前乙肝患者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或换药等主观因素是导致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首次纳入优化治疗策略,这对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预防耐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和降低医疗费用极为重要。

  过去5年,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实践取得了丰富的临床证据,临床医生抗病毒用药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同样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药物和治疗方案,最终疗效却完全不一样,分析影响抗病毒治疗疗效以及耐药的因素后,医生用药就变得聪明很多,这就是临床的进步,有两个非常突出的标志:

  第一个就是慢性乙肝的优化治疗。临床医生根据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某些指标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的疗效,采取不同的措施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具体来说,在抗病毒治疗之后的第24周,HBV DNA(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即乙肝病毒基因)如果检测不到,那么这些病人就应该沿用以前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继续治疗;如果HBV DNA下降的不是很满意,这些患者就应该加上一种药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提高疗效,这就是优化治疗的概念。

  第二个就是关于慢性乙肝治疗的停药问题。医生能够根据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来决定抗病毒的疗程,并不像当初所有的病人都要经过长期或者终身治疗。口服抗病毒药物一般都需要长期的抗病毒治疗,但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进行终身治疗。比如,抗病毒治疗后疗效比较好的,HBV DNA长期检测不到,同时e抗原阳性变成e抗体阳性,即出现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这部分病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下考虑停药,实现阶段性治疗的目标。

 

【附】

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