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西北野外考察之四:人物素描

2022-10-26 17:44:02
标签: 旅行

       在一个组织机构中,领导者可以不是技术大拿,可以不是财务精英,也可以不是法务专家,但应该是比人事总监更加谙熟于与“人”有关的各种“事”的专才。管理的核心与本质其实是人。知人善任,用人之长,避其之短,鼓舞士气,消除内耗,是一个合格管理者应该做到的。我之前做了几十年的管理工作,因此对人的观察与分析成为了习惯性的行为,在此不妨为此行的三位猫盟女队员各画一幅素描

一、 心悦成福:

“心悦不论到哪个单位,都会是领导喜欢的员工。”

                                                                                   ———— 欧哥

       人的性格往往是多样甚至有时是矛盾的,这在心悦身上也有所体现。比如社牛社恐,比如线上线下。有些人在线上口吐莲花,但到了线下却是张口结舌。可心悦正相反,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伶牙俐齿。我们上路前装车时,她们三人还彬彬有礼地叫我“王老师”,刚一上路,却异口同声地改口称我“欧哥”了。

        我回道:“你们该叫我欧叔吧?”

       心悦立刻回道:“人在野外皆兄弟!”

       我说:“好吧,那我占你们便宜了。”

       心悦:“是我们占你便宜吧?”

       话跟得这么快,让我这个在公司大中华区辩论比赛中一辩定乾坤的超级辩手居然一时语塞。但在线上,心悦却又变得十分木讷。

       我对心悦的第二印象是尽忠职守,对领导交待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去完成。我们上路前,大猫在群里嘱咐心悦道:“你要做好欧哥的副驾!”,因此在我几乎连续20多个小时的行车过程中,心悦一直努力保持清醒。要知道我作为一个擅于长途驾驶的人可以长时间开车,但却也难以在副驾位置一直保持不困。我原以为心悦可能天生觉少,后来才知她与其他两人一样都是瞌睡虫。

       心悦本质上是个不愿意开口求人的人,但为了任务,她也能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展开各种公关工作。大猫根据其丰富的经验,与三个女孩一起在地图上标划有价值的地区设定网格,并确定调查及安置红外相机的点位。但每当我们实地前往时,有些点位往往无路可走。此时我能看出心悦欲言又止的纠结,一方面她希望能够圆满且不打折扣地完成工作,但另一方面让我冒着风险开车前往却又让她难以启齿。每当此时,我会谨慎地评估风险、选择路线,保证她们尽可能少的徒步到达目标点位。

       第三个印象是“眼里有活”。我从小就一直被父母教育要眼里有活,会主动做事情,这在我们那个年代是家长对孩子的普遍要求。但在独生子女的这一代人里,“眼里有活”已经不是常规要求。心悦可能属于凤毛麟角?

       从我们上路开始,无论我是扎捆行李,还是修理绑带,心悦都会主动上手帮忙。一次在野外,我的停车位与她们的工作点位有些距离,我们因此用手台告诉三个女孩:“你们不用过来,有需要通知我,我会将需要的东西送过去” ,但当我低头干活时,却倏地发现心悦已然到了跟前。

     “我不是说了你们不用过来了么?”

     “我每天需要走路”

       帮忙还需要找理由?但是这个理由找得有一点拙劣,我们每天的野外作业最不缺的其实就是走路。

       心悦作为此次行动的负责人,照顾好每一个同伴也是职责所在。一天我们在风电场作业时,冷风嗖嗖,畏寒的一晴早已穿上了军大衣。不久又开始阴雨绵绵,这更是冷上加冷。我回到车上去拿加厚的雨衣,心悦也跟了过来拿另一件军大衣。我对她说太冷了,的确应该穿上大衣。而她却说这是给小崔拿的。最后我们四人当中只有心悦衣着单薄。当然,女伴们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也一定会想尽办法不让好人受苦。

       综上所述,心悦难道不是领导眼中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优秀员工么?

       外表平静的心悦内心里其实是个机器控,如果有机会的话,车钳铣刨磨,开飞机、开坦克她一定都会要去试一下身手?我们刚上路时心悦对我说道:路上咱们可以轮换着开车。我权当这是客气,就说其实没必要,我一般都是全程驾驶。

       多年来,领导与我一直是独行天下,所以从未有机会拍摄我们车辆越障时的过程。这次终于有机会拍一下心爱的座驾,因此我让三个女孩中唯一有驾照的心悦在荒原上开了一小段,以便我自己拍摄。当我拍摄完成后对心悦说道:你可以继续开。我能看出心悦此时内心深处无比开心,唇读能够看到她几乎没出声音地在喉咙底部咕噜了一句:“太好了”。之后我在副驾的位置上不断讲解越野时的一些要领,我滔滔不绝,而她欢欣鼓舞。

       有心悦这样的员工在野外独当一面,大猫不仅可以一百个放心,而且一定会有好收获,临泽布设的红外相机,在八月份回收数据时,果然拍摄到了大家期盼已久的亚洲野猫,心悦作为项目负责人功不可没,真的是心悦成福!

二、一晴当先

“一晴如果作为作品的主角,她一定会让作者妙笔生花。”

                                                                        ———— 欧哥

 

       我们在疫情严重的时期前往西北考察,这对我的语言功能都造成了严重障碍,我总是不自觉地把一晴名字里的“一”读成四声,害得她一边又一遍地纠正,以至于她和我好像都有了心理阴影?所以我在写这篇日志时,都不敢在她的小标题处用谐音了。

       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冲突”是必须的要素。而一晴身上则是有着强烈的矛盾与冲突。她本质上是个惜力的人,在宾馆里因为某些原因我们都要走楼梯时,她会坚持等电梯。在野外,她也会在主要工作完成时,抓住点滴机会让自己处于舒适的状态。但每次重新出发,她又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看见悬崖绝壁就兴奋无比地比任何人都要捷足先登。一晴领先,心悦断后是标准的野外队形。

       我常说,云游天下且漫步荒野的人,也必须能够大嘴吃四方,对食物没有任何挑剔。但一晴对油腻及辛辣一概拒绝,白煮蛋对她如同龙肝凤髓(但却被心悦深恶痛绝)。一晴在饮食上是绝对的小清新,每当我们在四川饭馆晚餐时,她第一个必点的是一碗白水,以便实施她独创的“涮川菜”。

       可另一方面,一晴又极度地适应并热爱野外的大自然,与泥土亲近发自她的灵魂,每次下车之后,如果不滚得一身黄沙红土回来,都会觉得对不起那同样已被尘土包裹着的牧马人。当我回到北京后清洗车辆时,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小崔位置的脚垫最为干净,心悦的脚垫比我的干净,而一晴的座位下面则根本看不出还有脚垫。但一晴嘴里喋喋不休的,却是她要按照妈妈的要求成为一名淑女。

       畏寒则又是一晴的一大特点,有一天在野外作业时天气寒冷,一晴早早地穿上了军大衣,一开始她还能貌似斯文地进行拍摄等各种操作。

       但没过五分钟,她就眼巴巴地看着我,并用可怜兮兮的口吻对我说:

     “欧哥,我真怕把你的军大衣弄脏了!”

       我自然知道她心里想的是什么,就回道:

     “没事,你可以趴地上,我带这两件军大衣的功效之一,就是陷车时垫轮胎用的。”

       我立刻就看到一个晴打滚,此时阴沉的天色也似乎变成了解放区的天?

       这天的作业结束时,我们一起拍了一张合影,镜头被雨水遮蔽了一大块,但我又实在找不出第二张来说明问题:我们所有人都把手持器具的尖端向外,而只有一晴在用木桩的尖扎自己。

       这也符合她工作时的状态 —— 给自己找麻烦。一次我们三人在一个地点做样方,而一晴则坐在一个土坡上开电话会议。我们等她电话会议一结束就匆匆离开了。但几天后,一晴却坚持要回到她电话会议的那个地方,因为她在兹念兹地一直想着她开会时眺望的对面山上的一个山洞,并认定那是个安装红外相机的好点位。我与她重回故地并安装了两台相机,在8月份心悦重访查看时,果然收获颇丰。

       一晴还曾以身试洞,如摸金校尉一般钻到可能的动物藏身处查看。

       一晴从来不会让任何的机会从自己的眼前溜掉。我们经常要驾车冲一段暴土扬场的陡坡,一次我特地安排副驾位置的心悦,在我爬坡时把运动相机伸出去拍摄,这个过程的确壮怀激烈,到坡顶后,我下车拍摄心悦的战场英姿。

       待我准备回到驾驶室时,却意外地发现我未曾安排的另一侧,一只僵尸手挂在车外。这等轰轰烈烈吃土的机会,怎能被一晴放过?

       在考察的后期,我专注于拍摄她们的工作过程,有一次我通过长焦镜头远远地看到,在她们三人作业时,一晴忽然给了小崔一个长时间的拥抱,我在拍下这一瞬间的过程中,也被深深地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份战友情谊?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是什么促使一晴有这样的举动?那一刻,她们脑子里想的又是什么?无数伟光正的叙述在我脑海里萦绕。但由于当天琐事繁多,我就没有再去追索这一场景的来龙去脉。回京后我把这张照片进行了认真的处理,但因为我们已各奔东西,我只能通过微信向她们了解当时的情况,可回答都是不记得了。我又把照片发给她们看。一晴回答:“哦,想起来了,我当时扔了块石头,差点砸到小崔!”

       切!这个一晴就没有一点革命的烂漫主义么?这么好的编故事素材怎么就让她如此轻易地毁了?但话说回来,这件事的本身也极其地一晴了。

       其实英国名校毕业的一晴不缺浪漫,甚至可以被称为文艺青年。她的摄影功底扎实,诗歌、文字浪漫优美,期待她像妈妈期待的那样,成为荒野淑女,如同珍·古道尔一般?

三、 小崔说“是”

“小崔应该得五一劳动奖章!”

                                                                ———— 欧哥

       在对心悦和一晴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存在于她们身上的矛盾与冲突,这其实也是人之共性,小崔自然也不能例外。小崔是甘肃天水人,但给我的第一印象却以为是江南姑娘。这次西北考察,小崔差不多是回到家乡,所以我们一开始吃饭点菜时,都希望小崔多提供意见,后来醋溜土豆丝就成为了每天的一个固定节目。每当吃饭时,小崔还会眉飞色舞地讲起她妈妈在家里自酿的米醋是如何地香飘四溢,让我们整个饭桌都充满了醋意!我还是第一次知道甘肃人也是爱吃醋的!烧烤也是小崔的最爱,这点很能满足我这个食肉兽。

       小崔在猫盟是宣传组的,大部分时间坐办公室,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她也不像心悦与一晴一样以野战姿势开展工作,当那两个姑娘大大咧咧地坐在土堆上时,小崔总会小心翼翼地蹲在地上讨论,所以她在车里的座位总是最干净。

       但小崔却是个劳动能手!我们开始布设红外相机时,由于没有合适的支撑物,大家都是找来一些石头垒在一起。但找来的石头大小、形态各异,如何能让相机稳定且牢固地就位是个技术活,而小崔很快就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后来摆石头时大家都会主动让位,等着小崔点石成架,我们垒的石头支架,必须经过小崔首肯方能算是合格通过验收。

       几天后我们发现了许多废弃的木头桩子,就收集起来作为我们安装红外相机的依托,但这些旧木桩上布满了锈铁钉。为了排除潜在的风险,我们把挑选出来的木桩上的铁钉子全部拔除。拔钉子的工作让三个姑娘小小地兴奋了一下,一阵热闹之后,在我这个拔钉子教练看来,无论是拔钉子还是后来的锯木头,小崔都是响当当的一把好手。

       小崔身兼多职,她是这个小团队里的生化专家,她经常要操作那些我从不敢放入车中的足以让我晕眩,而让喵喵们迷恋的“生化武器”。

       对于猫科动物的野外考察来说,真正意义上的铲屎官必不可缺,而这一任务自然而然地由生化专家来兼任,对于收集粪便并详细记录,小崔也是一丝不苟。

       小崔还是团队当中的植物专家,如果从食物链的上端向下走,那就是猫科动物-—>啮齿类+两爬—>昆虫—>植物,到此时我们就需要小崔的专业知识,小崔只要说“是”,我们就无异议了。

       但小崔毕竟是坐办公室的,在野外无论是装备、还是经验都比不上心悦和一晴,在心悦和一晴看上去如同威武的游击队员时,小崔却如同挎着布包去逛街的都市白领。在我的镜头里,她常拿的布口袋格外显眼,因为一点都不帅。小崔还经常被连续不断的狂风吹得摇摇晃晃,但任何苦活脏活她却从不拉下,真是名副其实的劳动模范。

       回到北京后,小崔又开始了宣传组的繁忙工作,催稿成为了她新的焦虑,小崔也因此成为了老催,催那些急等着喂饱猫盟读者的稿件。相信小崔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野外,都一定会在前进的路上奋力奔跑,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

**************

       这次旅行,在我十多年经历各异的行游天下的历史中,也算是独一无二,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下一个目标已经确定,只等择良辰吉日再次出发!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