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Jeep讴歌
Jeep讴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4
  • 关注人气: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极北的天空之三:EaglePlains——北极世界的龙门客栈

(2015-11-01 16:11:41)
标签:

旅游

分类: 北美

                 我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两次长距离驾驶,即一天时间驾车1200-1500公里,每天800公里的驾驶则属稀松平常。因此看到丹普斯特公路740公里的长度时,曾考虑是否一天跑完?

                但这次旅行Anton负责整个行程的安排,他在研究了其他人的旅行经验后认为,在丹普斯特公路正中一个叫Eagle Plains的地方需要打尖歇脚。好吧,我原本就放手让Anton负责此行安排,也就不再过问了。

               但不同寻常的是,Anton在打电话预定房间时,该旅店却不接受预定。Anton在我们预计达到的前一天再次给这家旅店打电话,问是否有房间?回答依然异乎寻常:“没有对你说过没有房间吧?”。好吧,在这远离人烟的蛮荒之地,一切我们熟悉的规矩、礼节也许都不适用,听天由命吧。​

               Anton在导航仪上没有搜到这家旅店,一路上走得心里有些忐忑,我到很坦然,我喜欢旅行中有些意想不到的故事。在丹普斯特公路走了近400公里后,于下午3点左右且油箱快接近警戒线时,我们看到了一块路牌。​

                EaglePlains,这个名字倒是的确可以撩动我们的神经,果然在过了这块路牌不久,我们就见到一只落在很低的枝头的鹰,这是一只红尾鵟,它向着我们要走的方向飞走了,难道这是旅店布下的眼线不成?​

              我们终于见到了这个不能预订,不可预测的旅店。铁皮房的建筑一字排开,显得略为简陋。与路牌上写的Lodge不同,门口上方写着Eagle Plains Hotel,给人一种自我拔高的感觉。旁边还写着:“野性世界中的绿洲”,有没有搞错哦?我始终认为,人造建筑是自然界绿洲中的一片荒漠。不管LodgeMotel还是Hotel,我觉得只有一个中文词对它最贴切——客栈!​

              客栈内部倒还整齐、干净,负责给我们办理入住的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女人,从下午到晚上,整个时间段内我没见过她有一丝表情。忽然之间,我脑子里闪现出一个荒无人烟的大漠深处,一个女人操持的旅店——大名鼎鼎的龙门客栈。只可惜,我们眼前的这个女老板可没有金镶玉的姿色。

              龙门客栈的名字深入中国人的内心,且满眼的洋面孔也不适合这个名字,想到Eagle Plains,我茅塞顿开,这里是龙门客栈的域外姊妹店:鹰原客栈。而且餐厅中央也的确悬挂着一只与标牌上姿势一样的飞鹰。​

                这只不是红尾鵟,应该是一只更加威猛的白头海雕,美国国鸟。之所以看着不像,因为这是只雌鸟,没有雄鸟的白头。好在我们在鹰岭客栈附近拍到了一对白头海雕更增添了鹰原客栈的内涵。​

                此时我还没意识到,这个我原本毫不放在心上,只当做一个蜻蜓点水般略微歇脚的小客栈,却成为了我们此次北极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且经历了许多的意外和惊喜。​

               昏暗狭小的客房除了睡觉没有太多驻留的理由,同样昏暗但宽敞的酒吧兼餐厅就成为八方来客、各色人等晚上聚集的地方。所谓八方来客也可简单归纳为两路人马,即由南向北从道森市往伊努维克的及由北向南反方向的。

               我们身后的一对夫妇引起我们的注意,女子是残疾,需坐轮椅,男子对她关爱有加。交流得知,他们来自美国,已经到了伊努维克,但没有获得太多想象中应有的收获,因为听说天气即将变坏,因此匆忙向南撤离返回。不过此时这些话并没引起我们太多注意。

               在客栈的告示牌处看到了这里还发放北极证书,我们就去吧台找“金镶玉”询问此事,她一句话也没有,面无表情地给了我们三张纸,这也是我们此行唯一在育空领的北极穿越证书。​

                第二天清晨,由于鹰原客栈的早餐与我们自带的食品完全一样,都是加工好的早点,所以我们准备只喝些咖啡了。“金镶玉”没在,换班的是个看上去面善的男人,我们后来知道他叫Gaeton(Anton都是“-ton”字辈?)Anton问道:“有免费的咖啡么?”,“你喝过免费的咖啡么?”,典型的鹰原客栈语言。“我们上一家的旅店咖啡是免费的”,Anton回答到。​

                 尽管天气看上去不是很好,我们还是精神抖擞地准备完成丹普斯特的全部行程。在我们给车辆加油时,眼前有一架小直升飞机正在起飞,螺旋桨杨起阵阵雪花,但我们也还不知道,它对我们的行程会有何影响?​

                再次上路,但道路明显比昨天更加湿滑。 Anton小心谨慎地驾驶,我眼观六路地搜寻道路两旁。忽然发现远处的一个黑影在晃动,哇!水生动物上岸了,我们们终于见到了领导心中的神——一只大狗熊。由于是在Anton一侧,因此停车由他拍摄。熊的距离大概有五六十米,且一直低头吃东西。依我们的经验,这绝不会是我们能遇见的唯一的熊,因此拍了一阵后就抓紧赶赴下一个目标了。​

                我们急急忙忙奔赴的下一个目标,是北纬6633分的北极圈的标志点。到达北极标志点这一日思夜想的地方后,领导赶忙拿出她的风景机准备拍照,却发现相机没电了。我们从国内带来的三部相机的电池和所有的储存卡我都放在一个专门的腰包里,但此时我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个包。一定是落在鹰原客栈了,急忙调头返回。而Anton在我们被这突发状况搞得手忙脚乱时,用手机拍下了北极圈标志点的照片,也就是我在开篇所用的那张,这也成为了此行的一张珍贵照片。而找不到电池却也纯粹是老天安排的有意照顾我们的一场乌龙。

              开了约40公里返回鹰原客栈,但情况却让我大吃一惊,道路被封锁了。​

              Anton和我下车徒步走向客栈,此时一个客栈的技术维修人员开着皮卡过来并向我大喊大叫,我停下脚步才听清楚,他说因为天气恶劣,前方道路封锁,不能继续向北走了。原来封路不是封自北向南的车,而是相反。道路情况一定是直升飞机巡视后做出的判断后决定的。​

              经过这个坏消息的刺激,我也才想起来,放电池的腰包被我早晨装车时匆忙中放到车内储物盒中了。但如果没有这个乌龙,我们将陷入300公里后无法前行也不能后退的危险处境中。冥冥之中,真有神灵在照顾着我们。​

              不过我此时倒是心静了,反正我们被封在了路北一侧,不能远行,就踏踏实实地好好看看鹰原客栈周边的野性世界吧,但在这之前,要先在北极标志点前留影。但当我们重返北极标志点时,再让我们吃惊的一幕发生了,屹立了几十年的北极标志点居然在我们往返的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被狂风吹垮。​

                尽管无比扫兴,但我们却也没有选择。在我们出发前,我对自己的北极行有过几个场景设计,其中第一项就是一定要在北极标志点处赤膊照张相。但此时狂风大作,连我们的大三角架也无法立稳,合影不能拍了,但赤膊一定要进行,Anton为领导和我拍了一张。​

              但我却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用错误的方式留下了错误的照片。因为有人说了,看我上身赤膊,下身泥水的样子,分明像是刚刚费力把北极标志点破坏后的证据。​

              完成了北极标志点的设计动作后,我们讨论继续向前走看看情况,但油量接近一半时必须返回。走了一段路后开始飘下鹅毛大雪,在正常情况下这种天气不影响我们驾驶,但因为知道前方封路,天气也却是印证,我们就决定返回了。​

               此时在这段被封闭的丹普斯特公路上行走更显孤独,我们非常缓慢地开着并继续搜索路边的可能的目标。忽然前方从鹰原客栈的方向开来一辆车,这让我们有些意外,因为正常情况已经不可能有车辆再被放过来了。

                该车开得也很缓慢,待它靠近时我们摇下窗户,问他们是否要开往伊努维克?“不,我们的工作在路上,我们在找熊”。一下子有了共同的话题,但他们一路上还没有见到熊。我们把之前见到熊的情况作了通报,他们详细地问了熊出没的位置,我们说是沿我们目前走的方向,之后继续各自分开。

               走了不久,在接近我们第一次遇见熊的不远的地方,果然我又敏锐地发现了它的踪影,这次是在我这一侧,因为不着急,所以停车慢慢拍。没过多久,那辆找熊的车也掉头回来。他们一定远远地就看到我从车窗架出的“炮”,也在我们车附近停车观察了。

               这只熊在远处徘徊了一阵后,居然向我们的方向慢慢走来,我干脆下车拍摄,而那辆车上的人也同样下车开始架设备。​

                 熊在继续地靠近,且不时地向我们这里张望。熊的视力很差,也难怪它的眼睛那么小,但它的嗅觉很灵敏,我们一下车,它肯定就闻到汽油以外的其它味道了。出于安全原因,我只能返回到车上。​

                这是一只棕熊,比黑熊要大,也要更加具有攻击性。但这只棕熊却对我们完全无视,它大摇大摆地走上公路,这更让一路上不断念叨熊的领导兴奋不已。但对我来说,距离太近了,我迅速扔掉长镜头,拿起带微距镜头的D4相机。​

             棕熊在丹普斯特公路上悠然自得地走着,我们则慢慢开车跟在它的身后。而那辆找熊的车则跟在我们的后面。

             我们最后是用短镜头获得了最为清晰的山神照片,这让我们原本沮丧的一天顷刻间变成了最让人兴奋的一天。​

             我们有了这么大的收获心满意足,也因此早早收工回到鹰岭客栈,但追熊团队继续在找熊。我想鹰原客栈似乎是唯一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晚上可能还会遇见他们,但他们却没在鹰原客栈住宿,之后又曾在路上与他们匆匆擦肩而过。却没能与这个神秘团队进行交流,也不知他们的背景、任务、目的?成为了我此行的一个遗憾。

             到鹰原客栈后Anton重新办理了入住,我在大堂又遇见了Gaeton,我说因为道路被封我们又回来了。“我知道,还听说你们遇见了熊,也说不定你们今晚还能够看见Northern Lights”。对于鹰原客栈的老板们来说,客人们真是没有任何秘密啊!不过他对北极光的语言还是让我心中一震,期望Gaeton真的能通神。只是他把我们从出发后就一直追求且难见真容的奥罗拉女神如此轻蔑地称为“Northern Lights”? 就好像对着杨贵妃叫环丫头一般。

             吃晚饭餐时我们隔着餐厅玻璃拍了一张客栈背面的风景及观景台的照片。​


           此时可以看出天空的云在减少,露出了大片的蓝天,见到北极光的可能性的确大增。

            我多了个心眼去问“金镶玉”,晚上客栈是否会锁大门?回答是晚上会上锁。这又让我有些诧异,在这几百里无人烟的地方,锁大门是防谁?而且真到半夜三更有人来到此地时,难道还不让进?“我如果夜里出去拍照该怎么办?”,我继续问,“你可以从应急通道出去”。我回客房时多留意了一下应急通道的位置。

              睡觉前我忽然想起应该把房前车里的三脚架拿回来准备夜里拍摄用,但当我拿了三脚架后再回来这五分钟的时间,我已经被锁在了客栈大门外,而且不见任何一个客栈管理人员,最后是个客人帮我重新进门,让人无语的鹰原客栈!

               晚上睡得并不踏实,我十一点多钟爬起来看了一眼窗外,迷迷糊糊中没感觉有什么特别。一点多钟时领导起床到窗前向外张望。“有了!”。领导高声叫道。Anton和我也都爬起来。窗外光影婆娑,在我们窗前不断闪烁。

              我们迅速带着装备走向我之前已经看好的处在屋后的应急通道,但我特意吩咐领导,一定要把门别住,防止关上后我们无法再进来。我迅速登上观景台并架设设备,激动地不停按动快门。​

                 当然要把观景台的资源用足,Anton及领导和我都在这北国的无边的荒原夜色的舞台上,极尽可能地与奥罗拉女神做我们想象中的人神对话。美丽的北极光已经罩住了整个天空,且不断地舞动,变换着形态与颜色。在Aurora的包围之中,真的感觉她的魅力摄人魂魄!​​​


                白天见到了男神Grizzly Bear,夜晚又幸会女神Aurora。谁说封路不是北极诸神特意安排?我们的感恩之情无以言表。

                对北极光已经麻木的Gaeton后来看了我转到手机中的北极光的照片也兴奋地展现给在餐厅中每一个人,并做出要把我的手机没收的动作。我答应把照片寄给Gaeton并且实施。

               又是一个早晨,但鹰原客栈的气氛却有些怪异。我们得到消息,道路会在上午十点开通,可前方渡口的情况无人知晓。现在客栈内的客人都是南边过来的,陆续到来的货运大卡车占据了客栈外的空场。​

                还有一大群拖家带口甚至带着婴儿的因纽特人。以及一对在伊努维克工作的加拿大人,又一对美国的老年夫妇,两个德国莽汉,及许多我们不知道身份的各路人马。​

                正确的决定来自于准确的信息,但此时鹰原客栈的各种信息十分混乱。我们一早就退了房,但“金镶玉”对我们说:“自己想好了,轮渡没有开通,等你们晚些再想订房时恐怕就没房了”。昨晚的晴空万里也只是奥罗拉女神在特定时间打开的一扇窗,现在天气又重归阴郁。​

                 我们尽可能地与各种人交流以获得需要的信息。对我们最大的挑战是,到渡口有300多公里,加油站却在渡口的另一侧,如果渡口不开,我们车内油箱里的油是不够我们开回飞原客栈的。

                那对美国老人叫JeanneJim,他们决定前行。Gaeton嘱咐他们有一段路不好走,并问:“谁开车?”。Jim说是他开,Gaeton说做为男人他也一定会这么做。

                我们特别花心思与因纽特人交谈,因为他们来自伊努维克,那是我们的目的地。因纽特人告诉我们,他们别无选择,必须回家,如果渡口不开,他们可以留下车辆只身过河,但时间却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对这群因纽特女人说了我之前对北极行而设计的第二个动作,也是梦想:下北冰洋游泳。而这群女人却做出冷得无法忍受的打战的动作。

                记住Anton前面,最靠左侧的这个因纽特女人,她将是我们的信使。​

                 我们决定再观察一天,因此重新要了客房。之后开始继续客栈周边的“生态考察”,周围有许多的Gray Jay,灰噪鸦,它可比Blue Jay要素面太多。

              这段湿滑的路段我们反复走了多次,似乎是专为Anton练车技而特别设计。​

              对北极地区的动物我们有了一些收获,但植物的希望却不大,越向北,植物越低矮,估计和风有关。但我还是想走近看看这些低矮植物的真实容貌。​

             但实在没有什么惊艳的发现。​

               过了中午,我们却意外地在北极圈附近再次遇到了JeanneJim。看样子他们也没敢轻易北上。但我们却有个共同的观察,自从道路开通后,那些大卡车间隔地一辆辆向北开去。这是个好征兆吧?Jeanne是个喜欢用感叹词的感性女人,对我们的中国背景就做了诸多感叹!​

               我们依然早早地回到鹰原客栈。在鹰原岭栈只有大堂和餐厅有Wifi,这也正是所有人聚集的地方。我在这里收到了国内朋友相约的私信,又与分布在全球的同学们分享了我们目前为止北极行的一些图片。这其实不是我的风格,我很少即时通报旅行情况,因为每天的大量照片都需要挑选、整理后再分享。但在鹰原客栈的这一天实在是百无聊赖,而大堂此时拥挤的Wifi网络成了我向外呼吸的一个通气口。

               我们三人都在上网,身后“金镶玉”在给客人们上菜。

                天黑之前我们看到JeanneJim开车向南驶去,这么晚开车回道森市也太不可思议了吧?我们议论到,估计他们是出去转转?但我们后来有机会在道森市再次遇到这老两口,他们的确是得到了天气将继续变坏的消息后摸黑逃离鹰原客栈的。这对美国老夫妇的行为与之前的残疾美国女子两口的行为何其相似!想象中美国人应该比中国人更多些冒险基因,但实际上喜欢冒险的美国人只是极少数,大部分人民都在其政府的呵护下把寻求绝对安全做为第一位。这到与美国的国家政策一致。

                在餐厅又遇到了那两个德国莽汉,他们也向北行驶了很长一段路,但因为道路上雪太厚,他们返回了鹰原客栈。看我带着电脑,他们查看如何转道去美国的Alaska Hwy

               而我们餐后,那对怯生生的年轻奥地利夫妇也来到鹰原客栈。​

               这一天的旅店客人所选择的方向泾渭分明,本地因纽特人及卡车司机义无反顾地向北走,而游客全部向南撤离。我们这时也下了决心,向南返回道森市。

               已是第三天的早晨,我有些恋恋不舍地与Gaeton告别,感谢鹰原客栈及他本人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帮助及幸运。Gaeton自己也毫不客气地说,他是客栈里最好的人!对此我们都非常认同。

             门外已是大雪纷飞,我们终于要离开这原本没太在意,却不得不超计划停留,又给我们的北极行带来深刻影响、留下深刻烙印的荒蛮之地的一个小客栈。

             再见了,鹰原客栈!感谢你,鹰原客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