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衡水,我的第二故乡

(2012-05-18 08:58:20)
标签:

衡湖流韵征文

陆瑶

陆瑶传奇

分类: 参赛·征文

                      衡水,我的第二故乡

                               /陆瑶

 

衡水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我是衡水的媳妇。

 

公元1985年,安排在火热的七月的那场考试,让一位农家少年,走出冀东南的古城,衡水。在那个一考定终身的年代,这位少年无疑是幸运的。背负着父辈殷殷期盼的目光,少年欣然走进北京理工大学的校园。

 

四年的大学生活,让当年那位稍显瘦弱的少年,长成健壮的青年,和年轻的躯体一同成长的,还有更加敏锐的头脑。毕业分配到一家部级军工企业,一年后,这位年青人毅然辞去国企的铁饭碗,南下深圳、广州考察学习。最终年青人选择了家乡的省城石家庄,应聘到的一家乡镇企业做机械设计。

 

公元1989年的七月,在冀中平原上的古城正定,一位女孩也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不同的是,女孩落榜了。在那个不断创造万元户的年代,许多女孩的同龄人都选择了退学打工,然后又早早的结婚生子。高考败北的女孩,成了“大龄剩女”。因为不愿意接受草草完婚的命运,女孩在姐姐的安排下,来到省城石家庄,开始打工生活。

 

这位衡水的年轻人就是老公,那个古城正定的女孩就是我。我与老公的相识,是姐姐委托朋友安排的一次相亲。

 

这次相亲,顺利而成功。促使我们一见钟情的是我们对各自身上那份书卷气质的欣赏。还因为我有三个姐姐,老公那忠厚、谦逊的邻家大哥形象,也是我愿意亲近的原因。

 

93年秋,在石家庄完婚后,我和老公回衡水,拜见公婆。想着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就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人家的媳妇,不由得有些紧张和恐慌。汽车驶离石家庄市区,一直向东向南挺进。公路越来越窄,路况也越来越不好,汽车颠簸得厉害。车窗外,越来越多的尖顶、红瓦的民房,田野上越来越多的高粱谷子,提醒我,家乡越来越远了。

 

婆家位于衡水市桃城区麻森乡的某个小村落。坑洼崎岖的街道、狭窄的胡同两旁,墙皮斑驳脱落的土坯院墙,都在无言地诉说着村庄的古老和沧桑。

 

在这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子里,婆家应该算中等人家。和村子里大多数人家一样夯筑的土坯院墙,推开传统样式门楼的院门,绕过绘有松鹤延年图的影壁,是一架几乎覆盖了整个庭院的葡萄架。碎砖铺成的甬路两侧,各色菊花开得正好。伺弄满院花草的是因病早退的公公。做了大半辈子教师的公公,不嗜烟酒,就喜欢摆弄花草果树。

 

北屋是三间半新的红砖瓦房,东西两侧是稍微矮一些的平顶厢房。屋内简洁而实用的家具,墙上的条幅字画,内藏丰富的大书橱,无一不显示着主人“嚼得菜根品书香”的情趣和修养。

 

 公公为人谦和,婆婆比公公小几岁,我们结婚那年婆婆还不到50岁。年轻时读过书的婆婆,比同龄的农村妇女显得精明能干。我们在省城已经举办了婚礼,但婆婆还是坚持按老家的风俗又办了一次。婆婆说,只有请了乡邻亲朋,大家才认我是刘家的媳妇。按婆婆的标准,我正式做了刘家的媳妇的第二天,婆婆带我去上坟拜祖。

 

我跟着婆婆走在田间小路上,越过一道道渠沟,仔细审视着这块陌生的原野,它既没有传说中不毛之地的荒凉,也不是我调动所有的文学细胞所想象的江南水乡的摸样。泛白的土壤表明土地的贫瘠,充分利用沟渠边的每一寸土地,彰显着衡水人的生存智慧和自强不息。

 

“爹,娘,您们的大孙子娶媳妇了,以后,咱家后继有人了!”当我按婆婆的指导跪拜先祖的时候,婆婆说的这段话,当时只让我感到意外和好笑,因为老公的二弟比我们先结婚,婆婆已经有了一个两岁多的孙子。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它的沉重内涵。

 

如果把家比作船的话,我和老公的小家,只能算一叶脆弱的扁舟。老公承揽的是医药包装生产流水线的设计工作,因为刚刚接触这个行业,还在研习阶段,只能拿到基本工资。住在单位分给老公的宿舍里。我们两人的钱凑到一起,只够置办一些生活必需品。我和老公商定,趁着年轻,努力奋斗几年。在老公的鼓励支持下,我报考了夜大。每天晚上,在家里唯一的一张写字台前,老公在一头画图纸,我在另一头做功课。婚后的那段日子很清苦,但也不乏共同编织梦想的快乐。

 

细心的婆婆发现我的身体不够壮实,得知我打工之余读夜大之后,就让在省城读大一的三弟捎来自家种的小米、大枣。我怀孕后,妊娠反映厉害,只好辞去工作,在家休养。婆婆一次又一次捎来自己养鸡攒下的鸡蛋。还寄来自己亲手抄写的注意事项和调理身体的偏方,嘱咐我马虎不得。

 

因为我们不在婆婆身边,婆婆又从来不接受我们孝顺的养老钱,每年春节回去的时候,我就给家里的每个人选购一份小礼物:比如哪个小孩考试成绩有进步,谁最近刚刚过生日,今年又是谁的本命年等等。还有,每年春节前夕,婆婆就吩咐家里的兄弟们把屋里屋外收拾干净,专等着贴上我买回来的窗花对联,婆婆总说,这样的年才算过得团团圆圆。

 

从婆婆年轻时的照片,以及现在简朴整洁的衣着,我断定婆婆是爱美的。我偷偷打量好婆婆的身材,从商场买来的衣服,婆婆穿上后,合体大方。婆婆满意,公公也乐得合不拢嘴。妯娌们在一旁羡慕地说:“嫂子,你都快变成婆婆肚里的一条虫了!”

 

婆婆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只有三个儿子,没有闺女。老话说婆媳是远香近臭,我就拿你这个离我最远的媳妇当闺女了。这个偏心的婆婆我当定了。”婆婆的细心周到,让我对衡水这个家也有了一份难以割舍的牵挂。因为那份牵挂,也让我逐渐习惯按衡水人的生活方式处理问题。

 

03遭遇非典那一年,跑运输的二弟出了交通事故,右小腿骨折。因为戒严期间,不能到外地更好的医院就诊,耽误了病情。考虑到我刚刚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老公也经常出差,为了不让我们分心,婆婆一直瞒着我们。从老乡那里得知消息后,老公把二弟接到了石家庄。为了俭省费用,手术后的维持治疗阶段,老公给二弟办了出院手续,我们那个小小的二居室,就成了临时病房。两个月之后,二弟病愈回家,我却累得病倒了,工作也丢掉了。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三弟到石家庄开会,老公的表弟一家来石家庄游玩----每次,老公都尽力招待。我也曾有过牢骚和抱怨,不善言辞的老公回复我的只有一句话:“我是家里的长子!”

 

抱怨归抱怨,但每次我还是本着做人的真善之心去做事。我的真诚付出,也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尊重。再次失去工作后,我开始一心在家相夫教子。儿子读初中后,老公的工作也稳定下来,我再次考虑自己的工作问题。在姐姐的指点下,发挥我爱读书、写作的优势,尝试做自由撰稿人这个职业。

 

如今,老公的事业小有所成,读重点中学的儿子品学兼优,我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作品见之于国内各大报刊,这一切,都让公公婆婆深感欣慰:“陆瑶有志气,是咱衡水的好媳妇!”

 

回首数十年婚姻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我发现,和衡水结缘,那割舍不断的千丝万缕,让我有了一个无法摆脱的新身份,那就是我俨然是衡水这块土地上的子民了。

 

追根溯源,衡水建县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的衡水境内,河流从横交织。这些河流在给衡水带来丰富的水资源、水产品和舟楫之便的同时,洪涝灾害也频频发生。这样的地域环境,培育了独特的衡水人文历史。这块土地上出过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窦建德,也养育了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还有其后“头悬梁”刻苦攻读的孙敬。衡水人的尚学之风一脉流传,至今不衰。老公曾经就读的衡水中学,早已跻身全国百强中学之列,声名远播。

 

如果选一样衡水的当地事物来形容衡水人,我想当首推衡水的名酒老白干。拥有“老”(指历史悠久)、“白”(指酒液无色透明)、“干”(指该酒用火点燃不剩水分,酒精度高)品质的衡水人,甘冽、古朴的外表下,是富有激情的一颗赤子之心。

 

因为写作,促使我更多的反省自己。是不是好媳妇,有待商榷,但能够被认可做一个衡水人,是我引以为豪的一件事。

 

衡水,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