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建构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2016-05-17 18:05:3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信息

一、依据游戏价值,明确指导内容

幼儿园的建构游戏是幼儿按照一定的计划或目的来自制、操作建构物体或材料,使之呈现出一定的型式或结构的活动。它是以表征思维为基础、以"建构物"为主要表征手段的象征性游戏活动。建构游戏明显的特征是幼儿通过建造"建构物"来反映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

二、分析年龄特点,获得指导依据

    由于年龄差别,在建构游戏中各年龄班幼儿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有所不同。小班主要是为幼儿提供简单、鲜艳、易拼插的中大型建构材料,能够认识材料,叫出名称,并认识建造材料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学会延长、铺平、盖顶、拼插、围合、垒高,能有兴趣的地运用它们建造物体;中班为幼儿提供中小型建构材料,幼儿应会选择和利用建构材料,运用组合、拼插、排序、对称等结构技能及平衡、配色等结构知识进行建构,能和同伴一起共同建造某一主题;大班幼儿要学会能使用辅助材料装饰建筑物并和同伴合作建造,所建造的物体结构更加复杂、精细、匀称,并有一定的创造性,在主体建构活动中,对环境有一定的布局能力,能参与同伴间的商量、分工与组合的合作过程。

    三、把握游戏环节,寻求指导方法

    1. 游戏前---丰富经验  创设环境

    (1)生活经验是建构游戏的基础

    幼儿建构内容是在认知基础上对周围环境、物体的再现和创造,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的物体和建筑有较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有丰富而深刻的印象,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基础。生活经验是幼儿建构游戏的基础,当建构游戏的主题确定后,就应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幼儿能玩得起来。

    (2)环境材料是支撑游戏开展的条件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建构区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丰富多样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材料的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体现目的性、丰富性、可塑性、层次性。

    2. 游戏中的指导-观察  合作  支持引领

    (1)细致观察,捕捉介入有效时机

    观察是教师"干预"的基础和基本的指导方法。通过观察幼儿的建构行为及利用建构物开展象征性游戏,教师可以对幼儿已有的经验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确定幼儿所需要的帮助,教师计划自己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指导行动以扩展幼儿的经验和思维。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脑袋去"思考",只"看"不"想"等于什么也没有"看到"。教师要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为什么"的思考,以理解幼儿的搭建行动,然后分析:是否干预?采用什么方式干预?

    (2)共同游戏,支持获得成功体验

    马卡连柯曾这样谈到过:如果我只是教导、要求和限制,那我就会成为一种外部力量,而不能成为一种儿童的力量。我必须和儿童们一起游戏。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参与到游戏中去,机智地引导游戏进程和协调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小班幼儿在玩"给小动物盖房子"游戏时,教师引导他们思考房子是什么样?房子里住谁?门要留在哪儿?

    (3)围绕问题,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关注"问题"是游戏指导的根本。此外,设置"问题情景"更是指导游戏深入发展的助推器。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搭建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发现"问题"。

教师通过发问,引起幼儿对某一重点或难点的思考,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与探索,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成功。

    3.游戏后----交流经验   分享快乐

    在游戏中,老师的指导非常关键,而游戏后的评价更是对幼儿游戏的一种间接指导。积极开展游戏评价工作能有效地促使教师深入观察、了解游戏情况,改进指导方法,提高幼儿游戏水平。每个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参与游戏的体验不同、经验不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同,开展游戏讲评可以成为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分享快乐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