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谁去阅读区?
(2015-04-09 14:02:19)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学案例 |
一、案例实录:
又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了,孩子们都非常高兴,各自选择了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孩子们分别进入了美工区、科学区、生活区、建构区,就是没人进入阅读区。我走过去问:“谁去阅读区呀?”这时,几个平时比较听话的小朋友看到老师的介入,勉强地来到了阅读区,拿起图书翻阅起来。可是一会儿就坐不住了,并且东张西望起来,注意力已被别的区域里吸引了。有两个小男孩还拿着图书,把书卷起来当话筒唱歌,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却只见孩子从书上踏过去,没有一个人弯腰捡小书。孩子的这些表现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幼儿在选择区域活动时其它区域总比阅读区受欢迎?阅读区的阅读效果总是不够好呢?
二、案例分析:
阅读区是教师最放心的一个区域,只要孩子们在看书就可以了,至于他们在看书的时候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教师考虑的还不够。要将阅读区设置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是不能仅此而已,孩子们天天来此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不变的空间和材料,久而久之,他们的兴趣就会一点点地减少。当幼儿对看书的兴趣减少后,注意力就不能很好集中,容易受别的游戏区中的幼儿影响,一些孩子就会玩弄手中的书,把小书臆想成是其他的玩具进行游戏。并且活动中幼儿的阅读习惯及常规不够好,经过一个寒假,阅读规则已被幼儿抛之脑后,教师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也有松懈。
三、指导策略:
为幼儿创设一个光线充足、空间适量、相对安静的阅读区。可以每两周更换一次图书内容,可轮流替换,以保持新鲜感。也可让幼儿自己带书来幼儿园交换阅读,使幼儿从中接触到更多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读物。只有当孩子感受到了区域内宽松、和谐的氛围,受到丰富的图书刺激后,就会自然激发起主动阅读的兴趣。教师也需要给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常规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注重阅读材料的投放与管理,创设一个适合幼儿阅读的多元情境,让幼儿多一些机会和书建立感情,培养阅读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孩子们对阅读又有了比较大的兴趣,区域游戏一开始就向阅读区跑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