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塑化剂超标是酒之鬼还是人之鬼?
(2012-11-21 16:56:16)
标签:
杂谈 |
白酒飞来横祸?根据21世纪网的报道,在获悉相关线索之后,记者在酒鬼酒实际控制人中糖集团的子公司北京中糖酒类有限公司购买了438元/瓶的酒鬼酒,并送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检测。报道得出结论:“酒鬼酒中的塑化剂DBP明显超标,超标达260%”。此做法值得质疑,因为整个过程存在瑕疵。
瑕疵一:记者购买的酒鬼酒是真是假?
二:在送检过程中是否有人掉包?
三:检测部门技术是否达标,
四:检测结果是否正确?
五、白酒行业检验的国家标准里,没有塑化剂检验这一项,此次检测动机怎样。
以上疑问带来如下后果,股市上白酒股一天蒸发300多亿,假设有人故意做空白酒股,那么其获利可想而知。
检测结果:其中,酒鬼酒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含量为1.08/。而《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这份文件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因此,报道得出结论:“酒鬼酒中的塑化剂DBP明显超标,超标达260%”。请问,这个260%是怎么算出来的?
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称没有接受过媒体的相关委托,也并未出具酒鬼酒相关产品的检测报告。有媒体报道的对酒鬼酒产品检测程序、抽样程序是否合规有待进一步核查,检测产品是否为酒鬼酒产品也未能得到确认。(潇湘晨报)那么21世纪网的报道由何而来,仅因酒泵乳胶管,不可能超标那么多。
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除储存白酒含量会相对较高之外,其他同批次酒,尤其是新酒含量应大体一致,不会超标差距特别明显,尤其是与平均值差异大。
如何证明21世纪网记者检验的酒鬼酒有问题,在同样地方取样同样批次的酒鬼酒,经国家质监部门监督,在同一家机构检测,查看结果,如果数值相差不大,可确认记者取样检测无误,如果数值差别很大,那么,记者绝对有问题,或假酒,或掉包,或数字造假,有关责任人,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也可查是否机构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