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娃人生,你准备好了吗?

(2014-06-12 17:00:55)
标签:

育儿

两娃

混血

美国

新加坡

分类: 吴须多言
随着国内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大家伙儿都开始了对这件事情的讨论。作为一个新晋二娃妈,我有些不得不说的话。
在国外结婚生子,柯某又是个洋人,所以我的生育观念其实是在国外形成的。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没有独生子女的观念。美国家庭的结构大多是几娃制,按照经济能力许可来。一般两三个的居多,超过这个数目的要不极穷,要不极富。富人不在乎生养消费,参见小贝和辣妹;穷人也不在乎,因为美国还有一些福利。记得康州就有个男子,靠名下的九个孩子领救济金一年就有九万块,赶上中产阶级了,后来法官不得不判他去做节育手术。
总而言之,生养一个孩子的家庭有,但是确实不多。
多娃制在新加坡也很盛行。政府为了鼓励坡上人口增长,鼓励多生,有生育花红和各种补贴。算下来生个孩子政府可以补几十万。当然这些都是针对公民而言的。拿产假来说,坡上公民可以享受四个月带薪产假。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如果是Day Care,工作的妈妈一个月补助300元,不工作的补助150元。所以四十多岁的本地人有很多有三个以上的孩子。柯某办公室的秘书有五个娃,另外一个朋友也是三个娃。
在如此的环境下,我基本上没有考虑过只生一个。
为什么说基本呢?因为当刚生完小毛的时候,确实有一段时间跟他甜蜜得不行,实在无法想像再要一个孩子会是怎么样的情况。我自己是独生子女,我父母对我100%完全的给予和付出,让我无法体会有兄弟姐妹后,另外的人跟你共享父母之爱的感觉。
我婆婆在这点上给我上了醍醐灌顶的一课。她说,你不用考虑这么多,等第二个孩子出世了,你就明白现在想的这些都是可笑的。
我现在明白了。孩子们不会分享你的爱,父母的爱是没有定限的,它会给每个孩子100%的爱。
这篇打算尽量少些鸡汤,多些技术。
下面开始我总结的各种技术。
首先,多生娃的你,绝不能盲目跟风、想着“不生白不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物质准备,不必多说。这点上我同意美国人的观点,有多少布料做多大衣服,不要过度消费。没有那么多钱不要想着靠政府、靠老人,生得起养不起的事情只能体现出父母的不负责任。
生孩子的费用各处不同,就不多说了。养孩子则在哪里都是大花销。小毛三岁了,进入了教育阶段,花销已经不止穿衣吃饭这样简单了。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去旅游,这些都是要成本的。建议父母们在生二娃时仔细计算好,不要让自己负担过重。
精神准备就更重要了。父母要准备,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就让你身心疲惫、心力交瘁,那你一定要想好,拿什么拯救你二娃后脚不点地的生活?我不大相信“一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我不相信有了老二,老大就突然变乖了,或者老二就突然好带了。所以,要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作为父母要做出一定的牺牲,至于是否值得,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对于有的人来说,牺牲自己的睡眠、旅行、工作等等是不值得的,那就别赶生孩子这个时髦;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健康的家庭重要,这些牺牲都不叫事儿。
当然,现在有保姆、父母可以依靠,但是没有人能代替你给孩子爱和教育。如果你没有时间或者没有习惯对此进行投资,那么你就要在一个孩子面前适可而止。
如果又想要老二,又被老大磨得心力交瘁,那这个精神准备就更重要了。在精神上准备好,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多想一想孩子带给你的喜悦和幸福感。我记得以前看过,人类的智力水平之无穷远远没有被开发完全,一个人在一生中可以学会四十多种语言而不算什么难事。那么人的精力就更是如此了。不想搞成鸡汤,但是还是应该鼓励所有的爸爸妈妈,作为父母,潜力无极限。
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小球才刚满月,需要母亲的情况更多一些。所以这个月我陪小毛的时间就相应少了。我能做到的是,在他放学回家、尽量多跟他玩会儿,带他散散步,或者推着小球一起去游乐场陪他玩儿。在妈妈和男人的支持下,周末带他去他喜欢的地方玩儿一下。
父母要做好准备,家庭里的孩子更要如此。前两天有老大嫉妒老二的各种新闻,其实如果不是老大有特殊的心理问题,这些哀事都是可以避免的。我家小毛性格很开朗,但是当了三年独生子女,我们是很宠他的,对他当然是非常关注。所以一开始也不知道他对于妹妹的到来会作何反应。一些美国家长告诉我她们的方法,我试了试,觉得还挺管用。
首先,从肚子开始显出来开始,我们就告诉他这里面有妹妹,妹妹叫什么名字,他要爱妹妹,妹妹也爱他。然后隔三差五,我们会准备些小礼物,玩具、书之类的,说是妹妹送给他的。遇到朋友或者街上看到带两个或者很多小孩子的家庭,我就告诉他,以后他也会像那些小朋友一样,家里就有个小伙伴妹妹跟他一起玩儿。最后在我出院的时候,我们给他准备了一个大礼物——小毛最爱的遥控汽车,说是妹妹送给他的。他非常非常开心,开始疯狂地亲妹妹,表达他的心情。
这个方法对于像小毛这样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会很有效。我儿子有点儿像个“空心萝卜”,心眼儿不那么多,也比较乐天派。自从妹妹出生以来,他每天回家都要抱妹妹、亲妹妹,经过妹妹的床的时候就要叫她。在外面也是,如果看到比他小的孩子,基本也可以做到当个“大哥哥”。
有的父母会对老大感到愧疚,觉得陪老大的时间少了。我觉得这个想法本身可以理解,但没有必要。如果有这种想法,反而会助长老大心里的“嫉妒感”。我觉得首先,要让老大觉得陪弟弟妹妹不仅是爸妈的责任,也是他/她的责任。因为弟弟妹妹是家里的一员,跟爸爸妈妈一样。其次,老大也会逐渐懂得,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绝对顺从他/她的意愿的,早些接受这个道理,对于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利无害。
比如老大去游乐场玩儿,因为老二哭闹,爸妈要早带他们回家。我们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我通常会告诉小毛,妹妹不舒服了,咱们回家吧,你想想如果你很难受,妹妹肯定会很着急,然后不玩儿了,跟你一起回家的。
作为一个三岁小孩,我儿子还是很听话的,我们也会许诺“明天咱们再来玩儿”,这样他会觉得受到了比较平等的待遇。
我觉得,这也是间接告诉他,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任由他的意愿的,他在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另外,我觉得也不要对他说“不要碰妹妹”、“你走开自己去玩儿”之类的,这样会让他觉得妹妹是个争宠的,比他重要,会让他对妹妹产生反感。这点上柯某有个好办法,就是在安全的情况下尽量让他们多多接触。比如妹妹刚出院,我们就让他抱妹妹,给他垫个大枕头,然后我们在旁边看着。他简直开心极了。如果你不想让大孩子摸婴儿的头,可以告诉他如果你摸弟弟妹妹的脚丫,他们会很开心。大孩子就会去那么做的。
我没有什么育儿理念,只是觉得,兄弟姐妹是父母能够给孩子最最珍贵的礼物。对我自己来说,一双儿女,是我最珍贵的宝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日本妈妈记
后一篇:婆婆,妈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