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吴须多言 |
此次生产,比上次从容得多。因为不再是破水了,所以有机会洗个澡,自己走着进医院大门。
最值得显摆的当然是生产前几个小时,我还在特卖会现场疯狂地抢购,踩着十几厘米的鞋子试来试去。
两次生产也有太多巧合。都是三十八周,都是产检后的当晚去医院,都是星期四,一个孩子生在凌晨四点多,一个生在下午四点多。
这次生产记一下我有生以来最舒服的住院经历吧。
在网上查的时候才发现,我的医院在新加坡简直是天价了。据说一般公立医院,一般生产的费用也就是4000新币。私立医院8000左右。我的医院顺产配套是一万四,剖腹产是两万多。这些都不包括此前产检的费用。这变相解释了为什么每次去产检,我发现都跟进了名牌特卖会似的。
因为保险的原因,我选择的是双人病房。不过机缘巧合,整个住院期间,双人病房只有我一个病人,享受了单人病房的待遇。由于收费高,服务自然是跟得上的。半夜待产,医生随传随到。当然,他在工作时间外来的话,诊费是要翻倍的。总而言之,医生说我们医院是顾问制,也就是没有值班医生,谁的病人谁负责。于是半夜也是他,凌晨也是他。
之所以说是舒服,也是因为这次没有感觉到疼。周三下午特卖后回家开始感到宫缩,但是也不疼,后来医生说这是第一产程,可能两个小时也可能两天。人工破水后马上上了无痛,在晕乎乎中孩子就生完了。
生产完了以后,护士马上麻利地来给我擦身,换衣服,换床单,插拔各种管子。因为上无痛腰以下都麻了,还给按摩按摩。回病房开始喂奶,还有护士来给做乳房护理。隔几个小时就有人来给换护垫、擦洗、喂药、量血压心电图什么的。
饭也很好,有各种菜单。我点过牛排、冬阴功汤、日本牛肉饭、蛋卷等等,味道相当不错。每天三顿饭、两顿夜宵,定点端到床前。知道我喜欢喝热饮,还很贴心地送来一大互姜糖茶。
因为只有单人病房可以陪床,所以我在医院独自度过了两个晚上。本来怕麻烦,第一晚就让护士把导尿管拔了。这样我可以自己下地,上卫生间、冲凉、刷牙什么的。后来发现其实不拔的话也没关系,哪怕是剖腹产的产妇独自一个人住院,只要按铃,护士随叫随到,把水、饭、药都能送到你嘴里,完全不必担心。
孩子么,可以选择送育婴室。每隔一段时间,会推回来喂奶。其他的事情,比如换尿布、擦澡、哄睡、拍嗝,统统不用妈妈操心,还是按个铃,护士就来服务了。
所以,本来住一个晚上我就可以出院了。医生问,你还要再多住一个晚上么?我马上迫不及待地同意了。
整个医院的感觉跟美国差不多,都很安静,甚至听不到婴儿的啼哭声。回北京的时候去过一次妇产医院,可真是人声鼎沸,诊室里坐着六七位病人,大家不分彼此毫无保留地跟医生剖白着自己的情况。这里我也不知道家属都去哪儿了,反正除了上了一次新生儿护理的课以外,我一个其他的产妇也没见到。后来问了问护士,说是包括我的孩子在内,育婴房里只有六个宝宝。难怪如此安静了。
两次生娃也做了下比较。美国是自力更生模式,干什么都需要家属搭把手。“来,丈夫帮忙给翻个身。”“来,丈夫帮把那个XXX拿过来。”这里是全面包揽:“丈夫躲开一下。”“丈夫站开点儿。”
美国的医院安保措施更严格。进出都要刷磁环,除了父母以外谁都不能在产房外面抱孩子。接孩子出院要测试安全座椅,还要核对父母和孩子的磁环号码。新加坡的病房很开放,谁都可以进来,探视比较方便。磁环只是孩子被推回病房的时候跟妈妈核对,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放在育婴房的话,确实也没有别人可以抱孩子就是了。
美国的无痛更好。当时记得打了无痛,马上有一股暖流从脊柱升起,奇妙的是完全没有痛感了,但是还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宫缩,用力也可以比较到位。这里地无痛感觉更像麻药,打完以后腰部以下全部麻痹没有感觉了。确实是无痛了,宫缩也感觉不到了,完全需要护士看监测告诉我:“宫缩来了,用力啊!”才开始用力。
因为是二胎,开指很快。上次从两指到全开用了催产素,还大概开了十几个小时。这次呢,从二指到全开大概七个小时,虽然也不算快,但是什么催产素也没有用,完全顺其自然。
两次生娃都不懂什么叫“开奶”。医院得知我要母乳后,就把娃交给我自己喂,然后莫名其妙我就有奶了。
兴高采烈地出院了,我们家的生活从此要有很大变化,我们都真心期待着。
病房里,哥哥第一次见到妹妹。
http://s15/mw690/0022PlBpgy6IS5vISgm3e&690
冬阴功汤和日本饭盒。
http://s6/mw690/0022PlBpgy6IS5Do2k575&690
http://s16/mw690/0022PlBpgy6IS5F9oV95f&690
http://s5/mw690/0022PlBpgy6IS5LIKLa94&690
http://s11/mw690/0022PlBpgy6IS5MwAEG4a&690
http://s15/mw690/0022PlBpgy6IS5SSMEe0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