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丫头
云丫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8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活动:《垃圾哪里去了》

(2014-03-20 15:10:11)
分类: 与课相关

教学内容

科学活动:《垃圾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1、了解垃圾的危害,知道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2、鼓励幼儿从自身做起,爱护身边的环境,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

教学准备

塑料杯、垃圾实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知道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了解垃圾的含义,知道它的危害。 

 1、了解垃圾的含义。 

 教师:(出示垃圾)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呢? 

 教师小结:垃圾是指没有用,准备扔掉的东西称为垃圾。 

 2、了解垃圾的的危害。 

 教师:你在哪里见过垃圾?你看到的垃圾是怎么样的?能闻到什么气味吗?有垃圾的地方给人们感觉怎么样?垃圾对人类、动物、植物有什么影响吗? 

 教师小结:垃圾腐臭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仅破坏风景,侵占土地,使人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小,而且垃圾中还会滋生病毒,病菌,招惹蚊虫,让人生病。  

回答教师提问。

回忆过去对于垃圾的认识。

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能够很快的进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引发幼儿回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明确今天的主题是跟垃圾有关的活动。

二、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可回收标志。 

 1、了解垃圾的来源,及处理办法。 

 教师: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 

 教师:垃圾最后都跑到哪里去了?

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大部分会被埋到填埋场,填埋场就是专门把垃圾倒入一个地方再用泥土把垃圾埋在里面。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有的垃圾送到焚化炉焚化,但焚化的时候会排出有害气体。  

2、出示垃圾箱图片,认识可回收标志。 

 教师:你见过这样的垃圾箱吗?为什么要把它分成几部分呢? 

 教师:垃圾箱上面有什么标志呢?(可回收标志与不可回收标志)你觉得哪个是可回收标志?为什么呢? 

 教师小结。 

 3、出示实物垃圾,了解垃圾的分类。 

 教师: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为什么? 

 教师:(出示垃圾)老师这里有一些垃圾,你知道该怎么进行分类吗?(先请幼儿进行初步的分类) 

 4、出示垃圾分类的标志。 

 教师:刚刚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分类,这些都是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可乐罐、旧报纸、汽水瓶、橡胶等这么多类型,刘老师这里还设计了分类标志,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小结:回收利用废物可以节约能源,废物回收利用的越多,送往填埋场的垃圾就越少,把可再生利用的废品送到回收中心,可以减少污染,为环保处一份力。  

回答教师提问。

 

 

 

 

 

认识标记。

观察标记。

 

 

给垃圾分类。

 

 

 

给实物垃圾分类。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让幼儿能够清楚的知道垃圾的去向,以及垃圾分类的好处,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危害,知道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三、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情感。 

 1、进行实验。 

 教师:为什么说不能乱丢垃圾呢?(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因为有的垃圾丢在在地上不会腐烂在泥土里,这样就占去了土地。 

 教师:老师这里有几个塑料杯,我们将塑料瓶盖、玻璃、弹子、铁钉、糖纸、香蕉皮、废菜叶、树叶分别放入塑料杯中装好泥土,我们每天观察,过段时间再来看看哪些东西腐烂了,哪些东西没腐烂!待会下课后我们把塑料杯放到自然区角去。 

回答教师提问。

每天观察教师提问的物品的变化情况。

通过实验环节,鼓励幼儿从自身做起,爱护身边的环境,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