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垃圾哪里去了》
(2014-03-20 15:10:11)分类: 与课相关 |
教学内容 |
科学活动:《垃圾哪里去了》 |
||
教学目标 |
1、了解垃圾的危害,知道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2、鼓励幼儿从自身做起,爱护身边的环境,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 |
||
教学准备 |
塑料杯、垃圾实物 |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知道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谈话法 |
||
活动过程: |
|||
教师活动 |
幼儿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了解垃圾的含义,知道它的危害。
|
回答教师提问。 回忆过去对于垃圾的认识。 |
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能够很快的进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于活动的兴趣,引发幼儿回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明确今天的主题是跟垃圾有关的活动。 |
|
二、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可回收标志。
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大部分会被埋到填埋场,填埋场就是专门把垃圾倒入一个地方再用泥土把垃圾埋在里面。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有的垃圾送到焚化炉焚化,但焚化的时候会排出有害气体。
2、出示垃圾箱图片,认识可回收标志。
教师小结:回收利用废物可以节约能源,废物回收利用的越多,送往填埋场的垃圾就越少,把可再生利用的废品送到回收中心,可以减少污染,为环保处一份力。 |
回答教师提问。
认识标记。 观察标记。
给垃圾分类。
给实物垃圾分类。 |
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让幼儿能够清楚的知道垃圾的去向,以及垃圾分类的好处,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危害,知道怎样进行垃圾分类。 |
|
三、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情感。
|
回答教师提问。 每天观察教师提问的物品的变化情况。 |
通过实验环节,鼓励幼儿从自身做起,爱护身边的环境,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