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玩的鞋匠舞》说课稿

(2012-04-18 20:00:08)
标签:

杂谈

分类: 与课相关

好玩的鞋匠舞》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当幼儿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就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起来,脸上的表情也丰富了起来,而音乐《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中节奏鲜明的一段,我相信在结合故事“小鞋匠修鞋”以后,更能够引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的身心感到快乐又轻松,幼儿跟随快节奏音乐做动作,会有一些手忙脚乱的感觉,正是这种手忙脚乱的感觉,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体验音乐的性质,从而感受音乐的乐趣。因此,我在中班设计了这节韵律活动――《鞋匠舞》。

二、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从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变换相应的动作,提高随音乐结伴表演的能力。

2、尝试通过图示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体验鞋匠劳动中愉快的心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和体会音乐的曲式结构。活动的难点是: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变换相应的动作。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作如下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鞋匠如何修鞋

  2、物质准备:音乐《泼水歌》、《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及片段;图示。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法中“借助动觉,展示听觉体验”,使幼儿从感知音乐到理解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手段。把生活融入课堂,激发感受与鉴赏的兴趣;多渠道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幼儿获得自己的感受与表现。

在此基础上我还运用了情境教学、图谱教学、多种感官参与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将律动创编成一个小鞋匠修鞋的故事,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们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体验音乐的快乐。

2、图谱教学法:是从幼儿认识实物的特点出发。在幼儿园音乐教育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而图谱教学法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它形象生动的图案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在活动中我通过帽子、鞋子图片以及修鞋的缝线、钉钉、抹油、擦鞋图片,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音乐。

3、多种感官参与法: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演一演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促幼儿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一开始,就向幼儿明确了一个问题“这是一段有趣的音乐,为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听,然后引出音乐的趣味性——“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快快和慢慢,并且跟着音乐做动作,进一步让幼儿体验和感受了音乐。

第二部分采用图谱作为音乐与故事的连接点,既增加了情趣,又使幼儿能顺利迁移已有经验,将更多精力投放到听辨音乐节奏上来。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音乐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跟随音乐的旋律,体会着音乐的韵味,内化着自己的理解,让幼儿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再创于各种感官的表演下,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艺术素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定义。幼儿逐渐过渡到适中的紧张,集中,振奋,昂扬的“高唤醒状态”。教师利用与故事相匹配的鲜明,生动的音乐,将孩子们带者已学习的故事到音乐中去经历,感觉,体会。

幼儿在整个韵律的教授过程中始终围绕着音乐进行,因此幼儿能发挥想象调动情感,有利于在幼儿心中建构艺术动作作品的整体形象,因此这个诸多通道参与的活动无疑给幼儿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给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