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秋诗词颂灵渠——《读出历史的良心》之二十五

(2010-12-17 11:26:34)
标签:

杂谈

千秋诗词颂灵渠――读《灵渠》(金义岭)
凿开山岭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较多。
无限鹊临桥畔立,适来天道过天河。

此诗以秦始皇修建灵渠为题材,用“天道”和“天河”赞颂灵渠工程的不朽和伟大。

灵渠位于桂林东北60公里处兴安县境内。开凿于秦始皇二十四年至三十二年(公元前223—215年)。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齐名,并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郭沫若先生称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渠长37公里,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灵渠设计科学,建造精巧。在湘江中用石叠砌成铧嘴状分水工程,把湘江水分成南北两渠,分别注入漓江和湘江。沟通湘漓二江,联系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在渠道水浅流急处筑陡门以提高水位,利用通航。陡门是船闸的前身,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通航设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北方六国之后,又于公元前211年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秦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惟独在两广地区苦战三年,毫无建树,原来是因为广西的地形地貌特别是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大庾岭、骑田岭)的阻隔导致运输补给供应不上。所以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成了这场战争的成败关键。

为了解决运粮问题,秦始皇运筹帷幄,作了“使监禄凿渠运粮”的决策,命令史禄劈山凿渠。史禄通过精确计算终于在兴安开凿了灵渠,奇迹般的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最终把岭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地划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后,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灵渠。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他们的塑像。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刻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灵渠作为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自古以来自然会有许多歌颂它的诗词。这些诗词有的是赞颂它的地位与作用,有的是歌颂与灵渠有关的人物,有的是描写灵渠的美丽景色,有的则兼而有之。现存最早的灵渠诗词,就是唐代胡曾的《灵渠》。而最有名的灵渠诗词恐怕要数明代大学士解缙的《兴安渠》了。解缙因为触怒明成祖朱棣而被贬到广西,他入桂经过灵渠时写诗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颇有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的韵味。比较有名的灵渠诗词还有郭沫若的《满江红灵渠》:“北自长城,南来至,灵渠岸上。亲眼见,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咀二千丈。有天平水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将军墓三人葬,听民间传说,目空君相,史禄开疆难复忆,猪龙作孽忘其妄。说猪龙,其实即祖龙,能开创。”这首词将歌颂灵渠的地位和作用与赞颂灵渠有关的人物结合起来,写得大气磅礴。明代诗人俞安期的《舟过灵渠即景》:“秦渠曲曲学三巴,离立千峰插地斜。宛转中间穿流去,孤舟常绕碧莲花。”则描写了灵渠南渠的美景。而“桃花满路落红雨,杨柳夹堤生翠烟”的诗句则是明代诗人严震对灵渠秦堤美丽风光的生动描述。

灵渠两岸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如状元桥、陡门、四贤祠、飞来石、铧嘴、大小天平、泄水天平和秦文化广场等景点。景区内还建有二战美国飞虎队遗迹纪念馆,现已成为桂林的旅游胜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