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图九宫图与河图
(2023-10-13 00:05:52)宇宙虽然浩瀚,但最终要由最初始的单元组成,就如人体由细胞组成一样。这个初始单元如果用图形表述的方式来表述可以表述为一个直径根号3单位的球体内含边长1个单位的正方体。
正方体即十大天干以图形表述的方式表述出来的模样。正方体六个面对应着球体的六个球面,六个球面分阴阳即十二个球面,这十二个球面即是以图形表述的方式表述出来的十二地支的模样。
正方体的八个角点即天干即太极分生的八个初始的单元或数的立体图形表述,加上太极点即正方体的中心点即九宫的立体图形表述,太极分阴阳即河图的立体图形表述即十大天干。
太极按生法逻辑运行三次便产生了九宫,从而产生了宇宙的最初始的组成单元。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吉凶即算法逻辑运行的结果,大业即万事万物。
十大天干即正方体里或初始单元里按算法逻辑有六个五行运算,每个五行运算里含有五个天干。每个五行运算两两结合以立体图形的方式表述即表述为单螺旋体,每个单螺旋体两端的球面即为这个五行运算的运行轨迹即地支,所谓的运行轨迹即是对这个五行运算的结果以立体图形表述的方式的一种表述。即每个五行运算会有两个结果且互为阴阳,总共有十二个结果即十二地支。
每一个结果即是一个变化,每一个变化通过转换显示系统显示出来即是一个事物也即一个空间。变化的不断演进与累积即时间。
每两个相生相克的五行运算组合在一起即包含了十大天干,即每一个初始单元由两个相互生克的运算单元组成,以立体图形表述的方式即表述为双螺旋体。共有三个双螺旋体且相互轴对称。每个双螺旋体都包含同样的十大天干。故这三个双螺旋体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就犹如这个正方体,从每一个面看去,与相对应的另一个面会组成一个正方体,六个面共组成三个正方体,但这三个正方体其实是同一个正方体。即万变不离其宗,即在表述上虽然可以不同,但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
每一个天干(太极点除外)又都可以作为一个类太极点,按生法逻辑进行分生产生各自的十大天干,再通过算法逻辑进行五行运算产生十二个结果即十二地支,从而产生各自的宇宙单元。这第一次类太极点的分生而产生的八个九宫算法运行的映射就是八卦。这八个九宫里的类太极点以外的天干再作为第二级类太极点再分生而产生六十四个九宫运行的映射即六十四卦。就这样在生法逻辑和算法逻辑的共同作用下,以此逻辑不断地分生和运算而成就了蓬勃发展的万事万物。
九宫图与河图本质上都是十大天干的平面图形的表述,九宫图有太极或无但其未分阴阳,河图则有太极且太极分阴阳。如果以立体图形的表述方式表述,则他们表述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即那个正方体。九宫初次运行映射的最初始的结果称之为最初始的卦;这个卦是卦的始点所以无变化。初始九宫的除太极点以外的八个天干再分生而产生八个九宫运行的映射即八卦。八个卦相互之间的变化即宇宙。所以,八卦图表述的即宇宙。
洛书是算法逻辑以数字为表述方式的一种数字表述,卍则是算法逻辑以图形为表述方式的一种平面图形的表述,双螺旋体是算法逻辑以图形为表述方式的立体图形的表述。
螺旋体的球面是算法逻辑运行时产生的运行结果以图形为表述方式的立体图形的表述。
阴阳图是单螺旋体即单个五行运算以图形为表述方式的视觉平面图形的表述。
太极阴阳八卦图则是这个宇宙初始单元以图形表述方式来表述的完整的平面图形的表述,它即含有生法逻辑即太极、阴阳、天干。,也含有算法逻辑即五行运行算法即洛书即卍,洛书不是三个数运算,而是五个数运算,当太极即中间数为五时其和为二十五。而生法逻辑和算法逻辑结合便产生十二大地支即六个五行运算的阴阳结果。如在洛书的表述上,若太极即中间数为零,单个五行运算的太极点两端的两个数之和互为阴阳,若太极点即中间数为五,则单个五行运算的太极点两端的两个数之和减十即互为阴阳。
在天为象,在地为形。五行运算即象即天,天为干,故称天干;五行运算的结果即轨迹即形即地,地为支,故称地支。
以上这些论述只要把包含正方体的球体画出来即可一目了然。
所以,古人把一作为源点或太极,即万法归一。一即无,两仪即阴阳即有,即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必然有其相互对立的东西即两元论即相生相克的双螺旋运算。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太极,二即阴阳,三即按算法逻辑运行的三对相生相克的五行运算即三个轴对称双螺旋体即组成万事万物的最初始的单元。
我们书本上看到的金水木火土五行、甲乙丙丁的天干及子丑寅卯的地支都是以符号为表述方式的一种符号表述。古人以天干地支表述时间其实就是表述变化也即表述的是运算的结果。五行则是算法的运行逻辑。如果我们知晓了转换显示系统的算法逻辑,我们就可以把算法逻辑运行的结果模拟显示出来,从而知晓事物的运行过程。即我们可以通过以天干地支表述的时间来模拟推导出事物的运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