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宁静
(2023-02-22 22:54:38)知识分子大多喜欢追求心灵的宁静,其实,心灵的宁静说白了就是佛家说的“空”。佛家所说的“空”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说白了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缺”。
不缺即所想要的都有了。既然什么都有了,那么什么都不需去要,什么都不需去想,也什么都不需去求。即心中无需、无欲、无想、无求。四大皆空,犹如一潭静水。
古人把不缺认为是“富”,把助人认为是“贵”,所以“富贵”最初始表述的并不是物质,而是心灵。助人者心系的不是酒池肉林,而是芸芸众生。富贵初始表述的应该是心灵的充盈。
古代的读书人似乎对物质的充足没有多大的兴趣,在他们的数不清的诗词歌赋里,展现的都是对心灵充盈的无限执着的追求。
在古代,只有有钱有势的家庭才有能力去读书,所以,古代的读书人在物质上是充足的,在物质上并不能展示他们的优势,只有在心灵上才能展示他们的优劣。这也许就是缘由吧。
物质的充足与心灵的充盈有何不同呢。
一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人是很难去想心灵的事的,所以,物质的不缺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步,心灵的充盈是我们人生的第二步,也是我们人生的顶峰。
所以,古代出现那么多精忠报国,舍生取义,大义凛然的历史人物,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今的社会里依然有很多巨贾富豪们,他们依然在人生的第一步里奋不顾身的努力奋斗着,说明他们依然缺着很多很多的东西。
当然,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会很疑惑,他们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