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减肥瘦身肥胖心理心理疾病心理健康 |
分类: 原创博文 |
http://s2/bmiddle/6f9bd5bcg9f953e58a161&690塑造易瘦体质" TITLE="六招心理训练
我们都知道肥胖是万病的根源,容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你可知道肥胖也会引发心理疾患?最典型的有:肥胖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通常会从心理上强迫自己做一些特定的事情,比如无休止地进食。抑郁症;由于肥胖者的体形和劳动能力的局限性,肥胖者在社会上容易受到嘲笑和歧视,很多肥胖者因形体不佳,行动笨拙也容易产生孤独自卑心理,从而引发肥胖者厌倦社会,抵触人群、生活压力增大、喜欢长时间独处等问题,成为抑郁症的致病因素。精神性厌食症;它是一种病人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
训练一 控制进食的速度。如果肥胖者学会了轻松慢地吃东西,他就会有时间对所吃的东西加以品尝,并且到时间会自然停止。如果吃得太快,可以让自己吃完一小份后暂停一会儿, 然后再吃另一份。这两种方法并非引导肥胖者少吃,而是帮助他们掌握忍耐饥饿的技巧,用这些方法给他们逐渐确定合理的食量。
训练二
善于自我奖励。肥胖者可利用奖励的办法来坚定自己减肥的决心。奖励的办法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做法就是每坚持减肥一天,就丢一个硬币进储钱罐,奖励自己买喜欢的东西。但是请记住,千万别往嘴里奖食物。
训练三 借助他人的影响。对于肥胖者来说,应尽量避免单独进食,而应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吃。在亲朋好友当中,“聘请”几个对自己有影响的“监督员”。这样,他们可 以控制你的饮食。有时尽管你真心实意地减肥,但也有绝望而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此时你应找一个有同样苦衷的减肥者,互相鼓励,取长补短,共度难关。
训练四 想象法。有人体验肥胖者在食欲强烈的时候,只要想一想自己如果因为过食而使体型臃肿,易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那就会使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大倒胃口,从而不思饮食或过量饮食,达到节制饮食,减轻肥胖的目的。美国减肥专家鲍威尔发明的“告别肥胖”的减肥法就是让参加的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喜欢的食物上堆满垃圾,从而对这种食物产生抗拒心理。经过反复演示,减肥人士形成了深刻印象,再见到上述食品,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排斥反应。利用这种减肥法,8成左右的减肥者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节食效果。如果再辅以适当锻炼,减肥便易如反掌了。
训练五 转移法。当肥胖者无法摆脱强烈的食欲诱惑时,运用心理转移法,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东西或某一项活动上去,这往往有可能使人拒食。比如,在产生食欲之际外出游玩、打球、看电影或咀 嚼一些低热量的食物如橄榄、胡萝卜、口香糖之类。显然,转移法的效果取决于转移对象本身的吸引力大小。因此要根据自己的爱好适当加以选择,吸引力越大,兴趣转移越快,节制饮食的效果也就会越好。
训练六 用其它行为来代替进食。研究者发现有些人对食物的形象、气味,甚至于对食物的想像,都会 引起食欲。那些“过度反应者”有较多数量的胰岛素,在见到或想到食物时就会提高胰岛素水平,产生食欲的条件反射。为此,研究者建议用其它行为来代替进食,也许能够熄灭这种反应。比如作一次轻快的散步,喝一杯水,或者坚持不进食,直到这类想像不能导致过多分泌胰岛素为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