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一方面是我很渴望说话,跟谁说都好,说什么都行,只要能让我说出我想说的话来;另一方面是我很害怕交际,尤其是人情世故的交往,因为在这过程中,我说不出我想说的话,只能一直在打职业腔,这是很难受的,人类任何原始的欲望一旦被压制了,都会令当事人非常难受的,说话也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之一。
没办法的办法,我只能去开通个人的博客,原本想在里面说一些自己想说的话,哪怕是自言自语的唠叨。但博客是需要认证的,被认证了,我就属于金融行业的一份子了,于是大家都更关注我是否写了股评,是否写了黄金评论,是否写了外汇分析,最终我发现我的博客被职业绑架了,也开始打职业腔调了,久而久之,我也不想去频繁更新博客了,因为我再次失去了说话的欲望,难受。
于是最终我决定开通微信公众号,因为我的微信圈都知道,我很少在微信里面谈及工作。微信圈的兴起,大部分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而微信圈的沦丧,大部分还是因为工作的不需要。我每天早上醒来,都有一种被朋友圈强奸的感觉,视野的强 奸以及精神的强奸,都在给我强制灌输各行各业的各种广告,或者是高调宣布自己的嘚瑟以及牛逼。我屏蔽了很多人,我也知道我被很多人屏蔽了,我屏蔽别人,是因为我不喜欢被人强奸;别人屏蔽我,是因为他们不想被我强奸,相对论是这样解释的,这也是傲慢与偏见所诠释的。
我不会在我的微信号过多谈及金融,因为金融是我的工作,公众号是我的生活,生活和工作,我历来都分得很清晰,甚少越界。现在的朋友圈大致分为三大类:宣传企业、谈工作、卖广告。我每天向你宣传我的企业,你就一定会跟我合作吗?未必,往文雅了说——我若盛开,清风自来;往通俗了说——我们公司要真的牛叉,你肯定会找我们合作。我跟你谈工作, 你会帮我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吗?你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哪有空理我;我跟你卖广告,那我得先告诉你,真实疗效是什么。所以,这三件事,我以前干过,现在几乎不干,因为我觉得很傻、很徒劳。不要跟我说什么资源整合,请告诉我:你们在微信圈整合了多少资源?这跟买手机一样的道理,我那天去买了一部华为手机,售货员问我想买怎样的手机,我说我的要求很简单:电池耐用、电池耐用、电池耐用!那么微信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方便沟通、方便沟通,方便沟通。
所以,我不会在微信圈孝敬父母,因为我爸妈没用微信;我也不会在微信圈晒爱情,因为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我也不会在微信圈卖广告,因为我把你们当朋友,我不强J你们的精神世界.....我只会告诉你们:我在干嘛(你来不来)、我心情如何(你有空跟我分享或者分担)、我去哪里了(你约不约)、我最近忙些什么(让你知道我还活着,还没失业)......
在给微信公众号取名字的时候,想了很久,最终选择了”李当如此“。我们习惯了说“对对对,怎样怎样是比较合理的,比较好的”,简而言之就是“理当如此”。但现在我觉得我们已经活在一个不讲理的年代的了,更多时候,我们的“理”,是约等于“财富”、“地位”、“能力”、“传奇”等等,而这些,我都没有,或者说有的不是特别明显。那我还能跟别人讲理吗?很难的。但我还是想说话,捍卫我说话的权利,释放我说话的原始欲望,于是,我把“理当如此”改为了“李当如此”,字面意思就是:李朋诚认为应当如此,应该这般;内在意思就是:我告诉你一个不同的角度。
我这个公众号,会一直写下去,因为我把它当成了一本人生经历的书来写,所以今天这篇只权当是自序。我只说我想说的话,只谈我看到的事情,只讲我想到的问题,我觉得这就是生活。那生活是什么?生出来,活下去。就好比唐三藏每次都说: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简单的一句话,交代了我们生命哲学中最困扰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所以,生活就是:生出来(从哪里来)、活下去(去哪里),至于”我是谁“,那就是生出来+活下去的组合,用一辈子的生活经历去告诉临死之前的自己:我终于知道我是谁了。
在所有人装正经的世界里,我只好装不正经
——李朋诚 2015/12/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