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能源将陆续枯竭/触目惊心的能源浪费/解决未来能源危机 节能是出路
(2010-12-25 14:43:03)
标签:
财经中国宋体经济参考报可采储量文化 |
分类: 明牌编辑 |
中国四大能源将陆续枯竭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能源供需双方的距离拉大,不少能源已发出“准枯竭”暗号。如,根据最新调查显示:2035年中国石油将采尽、中国80年将耗尽……
2035中国石油将采尽
从2003年起,创造了连续27年产油超过5000万吨/年的纪录后,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迅速下滑,到2020年,其原油年产量将下降到2000万吨。根据国土资源部2008年统计,大庆油田的可采储量近6亿吨,而这点储量,十余年后将消耗殆尽。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也由原来3300万吨的年产量变成2000多万吨。2009年,辽河油田原油产量同比下降9.3%。“邻居”吉林油田年产量也快速下降,生产原油605万吨,同比下降7.6%。
这些位于渤海湾盆地和松辽盆地的主力油田,曾占据了中国60%的原油产量,如今综合含水率已超过85%,也就是100吨产品中,有15吨是油,85吨是水。另外,这些主力油田已探明储量中能抽出的石油,采出程度达到了75%以上。而在最近对全国含油盆地做的历时5年的摸底显示:中国石油远景资源量1086亿吨,因技术和成本制约可开采资源为140亿吨至150亿吨。刨去建国来已开采的50亿吨,还可开采100亿吨。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9年中国原油消费量达到3.8811亿吨。按此计算,即使这100亿吨静态可开采油都能出来,中国的石油家底只能够再用25年。这还只是静态计算的结果。
2030年中国将严重缺水
水是生命之源,但地球上的水只有2。5%适宜饮用,而且水资源分布得极为不均衡。2006年底,80个国家宣称国内水资源短缺。全球人均拥有7500立方米的水,欧洲人均拥有水量为4700立方米,亚洲的该指标为3400立方米。各国的人均耗水量差异很大,欧洲和美国就相差数倍。据联合国评估,目前每年的淡水缺口为2300亿立方米,这一数字到2025年将上升到1.3万亿——2万亿。一些资料显示,再过1/4个世纪,三分之二的地球人将遭遇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而据中国水资源资料显示,中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10座城市严重缺水。由于缺水,每年工业总产值的损失大约在2000亿元;而近几年农业每年缺水(近33亿亩土地收成受影响)造成的损失在1500亿元。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人均淡水资源量将会越来越少,估计到2030年中国将被列入严重缺水国家。
中国煤炭80年后耗尽
据悉,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里煤炭储量的33.8%,可采量位居第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仅次于澳大利亚而居于第二位。
在《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20多位院士一致认为,到2010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将占60%左右;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50%。可以预见,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国能源资源结构以煤为主,占能源资源总量的75.2%。但我国人均常规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只有2.6吨,人均煤炭剩余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 11.1%和55.4%。据预测,我国煤炭探明可利用储量近2000亿吨,如果按照年产25亿吨原煤的速度推算还可以供应80年。即使我国有可观的煤炭资源量,但优质资源却很少。
21省市不同程度缺电
目前,中国人均用电仅为世界平均用电的1/3。据国家电监会的监测,在正常年份,全国供电缺口基本在800亿千瓦时左右,而在高峰期全国电力缺口大概在2500万千瓦左右。尽管全国的发电量以接近GDP增速两倍的速度增长,但全国还是有21个省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电。而每缺一度电,就会带来七元的GDP损失。
可是,在资源匮乏的国情面前,机关公职人员的表率作用显得落后,“政府是最慷慨的消费者”。北京市对全市48家市、区政府机构2004年的能源消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家政府机关的人均耗能量、人均年用水量和人均年用电量分别是北京市居民的四倍、三倍和七倍。其中,政府机构的人均年用电量最高值达到9402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居民488千瓦时的19倍。也就是说,一名政府公务人员一天的最高耗电量,够一个普通老百姓19天的生活用电。这种“反差”从“人均耗电量”这个小视角折射出一个“浪费型机关”的形象。(综合《凤凰周刊》、《证券日报》)
触目惊心的能源浪费
燃油:私车过多,每辆车的乘客数量比起燃油耗费量来说显得过于奢侈。汽车消费追求豪华型、大排量,社会普遍没有侧重公交事业的建设,结果导致燃油耗费严重,造成燃油稀缺。低技术含量及高浪费的消费方式,是当前我国石油消费存在的最根本问题。
煤炭:很多用煤企业生产方式粗放,浪费严重。目前全国煤矿资源回收率仅在40%左右,特别是小煤矿的回收率只有15%,从1980年至2000年,全国煤矿资源浪费280亿吨。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国将有560亿吨煤矿资源被浪费。
电力:室内能见度很好的上午,几盏大吊灯毫无顾忌地开着;商场里冷气大开,但门也大开;展示形象的亮灯工程彻夜不熄;电视机、VCD、空调等家用电器常处待机状态;多数家庭从不把白天不用的家用电器插头拔掉;关闭电脑主机后不关显示器、不关打印机电源开关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全国所有的办公电脑下班后都如此“关闭”,每年浪费的电将在12亿度以上……
建筑:住房消费追求大面积、高标准,楼层和室内设计不合理,建筑材料的节能性不好等等,每多一处建筑就多一份土地、水、电等方面的资源浪费。一些城市建设贪大求洋,尤其是中国各地许多形象工程的利用率低下,闲置期过长,造成土地、建筑成本等方面的浪费。
水资源:目前,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880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但全国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就有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各类大大小小的会议上,摆满主席台和宾客席上的瓶装纯净水在会议散场后,几乎所有的座位上都留下喝了一半的瓶装饮料。上海一家会展中心工作的保洁人员说:“500个人开一天会,我们大概会回收1600个左右的饮料瓶,其中有900个左右是里面仍然有水的。”(据《经济参考报》)
解决未来能源危机 节能是出路
按照中国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中国一次能源转换有25%的节能潜力,终端消费有26%的节能潜力,一次能源消费的平均节能潜力达26%。
工业节能:资料表明,目前全社会能耗的70%集中在冶金、化工、建材等领域。其中工业电动机用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的2/3,且一半用于风机、泵、压缩机的驱动,约2/3的风机、泵类机械在运行中需要调节流量。同时,在全国约1000多万台工业电动机中,若能采用高参数、大容量发电机组及高效辅机,工业部门供电煤耗可降低10%左右。另外,我国现有50万台工业锅炉及10多万台工业窑炉,他们的热效率约为60%至70%,与国外相比差10至15个百分点。如果对其节能改造,如使用动力配煤、型煤就可以取得显著的节能效果。
建筑节能:资料表明,我国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的也不足20%。而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的资料介绍,目前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如果城镇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到2020年就可每年节省3.35亿吨标准煤、减少8000万千瓦时空调高峰负荷,相当于4.5个三峡大坝的发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省电力建设投资约一万亿元。
交通节能:汽车是石油消费大户,为此国家准备对新出产车型实施最低燃油经济性标准,这将是中国首次实施这类标准。另外,汽车能源的多元化和汽车动力的电气化代表了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技术变革与转型趋势。氢能作为与电一样的能源载体,是新一代主导型车用燃料的最佳选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零污染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被认为是汽车动力电气化核心部件的理想选择。
家庭节能:3.4亿户中国家庭形成了强大的能耗拉力,但同时构成了节能的重要细胞。如果把中国1.3亿台家庭现有的普通冰箱都换成节能冰箱,在今后15年内平均每年可节能20%,全国将少消耗电1200亿度。同理,如果将电视机的待机能耗指标限定在三瓦以内,并假定彩电待机时间平均每天两小时,到2011年,累计节省电能可达到116.12亿度电。如果每个家庭用四支节能灯算,每年能节约费用200亿元;如果全面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全国城镇家庭一年可节水17亿吨。(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