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呼兰河传》——孙工.随笔

标签:
孙工装修日记孙工玩装修孙工随笔萧红呼兰河传 |
分类: 〖孙工随笔随摄〗 |
知道,一直都知道有本书叫《呼兰河传》,也知道作者是女的,叫萧红,但其书其人一直没读和没了解过,虽然家里很早就曾买过这么一本书,但也仅是感觉应该读,却一直没读。
原因无他,那个年代的书真的叫孙工望而却步,由于苦难、由于艰辛、由于动荡,那个年代的作品通常让人看得揪心,就如同鲁迅的《祝福》、老舍的《骆驼祥子》,哪怕朱自清的《背影》看了都让人心里发酸不忍阅读,所以一直没读。
呼兰,这是满语的音译,知道这地方的人不多。主要矿产资源竟然是沙子!沙子比较丰富,尤其细沙、中细沙储量大。平地无山还多沙子,以耕种为主业靠天吃饭,寒冷的北方仅能收割一季,所以自古很难富裕,可以划归为穷乡僻壤还出刁民的行列。当然,萧红的出身是当年地主家庭。
呼兰曾偶尔出名在三处:1是解放前出了个著名女作家萧红;2是八几年所谓的“呼兰大侠”系列袭杀警察并灭门重案,至今未破,以此系列案为素材曾风靡于网络小说中;3是两千年左右一首迪厅DJ粗口《郭靖来到桃花岛》曾广为流传,其中有一段“台下小姐一排排,脖子贼黑脸贼白,白天去卖菜,晚上来做台。要问小姐哪里来?呼兰、阿城、四方台。”当时呼兰、阿城、四方台属于哈尔滨城市周边穷困县市村屯,当然现在都已划入哈尔滨市区。呼兰已经不是呼兰县,阿城也不再是阿城市,而是哈尔滨市的呼兰区和阿城区,而四方台这郊区村屯也只剩个站台名称。
沧海桑田,当年的呼兰县成了现在的哈尔滨市呼兰区,这谁能想到呢。说起来孙工就有些郁闷,呼兰当年是县,在哈尔宾边上但不属于哈尔滨市,可当年北京市边上的通县也叫县,竟然属于北京市。我在哈尔滨黑龙江工程学院刚毕业那年哪知道啊,看学校有通县分配名额还挺鄙夷,怎么能放着省会城市的户口去县城落户啊?根本就没争取......结果后来人家改名叫北京市通州区,再后来又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就是命啊,和萧红一样......
这段时间正好和全国人民一样有大块大块的在家时间,于是读了这本书。刚开始读,大吃一惊,这是小说?这应该叫随笔或者回忆录吧?而且这文笔写法怎么感觉象中小学生写作文啊?读了一半,没读下去。
然后在网上查了下萧红生平,捋了下时间线索,再读此书感受完全不同,读书先了解背景很重要。那童真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入微的勾画、详尽的回忆,谁能想象写作时的她,一年前刚夭折了新生婴儿,一年后将因病香消玉殒。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间节点,第三任男人抛她逃难而去,一个北方女子身患宿疾在沦陷前香港那逼仄破旧陋屋中,竟然能写出如此干净的作品,不沾烟火气,不带愤世心,娓娓道来那遥远北方故乡的故事。
虽然,那故事同样叫人悲伤、愤怒、凄凉、沉思。但那描述是多么灵动鲜活,这得有什么样的心境才能写出如此美文。精透的灵魂和痛苦的肉体得脱离到什么程度才能沉浸到这种写作状态,创作出如此美文,不可思议,难以理解。
有时孙工就想,似乎上帝真的关上一扇门就打开一扇窗,甚至同时打开几扇窗。当你失明时让你耳聪,当你物质困苦时让你精神丰富,当你肉体衰老时让你灵魂升华。看萧红在那样的时期和困境下竟然能写出《呼兰河传》这样的美文,也许只有“疯子”才能做到。“不疯魔不成活”大概也说的如此,肉体的苦难与她已无关。
可惜啊,肉体的苦难虽无法限制灵魂的升华,但肉体的生死却能控制灵魂的持续,其已升华的灵魂正如矛盾形容“象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就这样随肉体一起去了。萧红曾说过:“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一个北方地主家的女儿为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漂泊半生,她的灵魂虽然拥有惊世才华,但她的肉体无法承载现实苦难早早死亡,31岁时就无奈离去。这种早亡,对萧红是不公的,霍金同样是大半生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但却灵魂升华于无限宇宙......可他活了76岁,而萧红仅仅活了31岁!
1942年1月22日,萧红带着无尽的怅恨逝于香港。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于英国牛津。他两共享地球时间15天!
我为萧红不甘,萧红同样为自己不甘,正如她临死前所写“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我是分割线--------
想看孙工全部装修原创文章,可网络搜索“孙工新浪博客”。N年装修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感悟,无数的装修原创文章,让你进入装修知识的海洋。
也欢迎添加孙工微信好友,但加孙工微信好友咨询装修的朋友很多,孙工在有时间、有精力的条件下会尽量回复,但因数量太多,肯定有遗漏,万请海涵。
加我微信好友后一般我会拉到相应的微信装修群内,这样方便装修群友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探讨,我也方便在群内解答一人时其他人都可看到并学习,免得经常解答同类问题哦。因此,你加我好友时,最好标注下自己是在哪个区域装修的装修网友。举例:我是云南昆明装修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