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北京十方泰和中医门诊部主任杜冰老师为北大中医社的同学们就马丹
阳天星十二穴如何应用于临床实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分别是足三里、内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太冲、昆仑、环跳、阳陵、通里以及列缺。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杜老师详细讲解了足三里、内庭、曲池、
合谷、委中、承山这六个穴位的名称由来、作用、如何找到位置以及如何应用这几个穴位
等等,并且由对相关穴位实践知识比较丰富的志愿者现场示范,使同学们对这几个穴位有
了深刻的认识。
杜老师首先介绍了《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在《针灸大成》里的历史渊源,然
后介绍了马丹阳的个人情况。马丹阳位列全真七子之首,不但道行深厚,能诗善文,而且
精通医术,救死扶伤,仁济天下。他总结行医治病的经验,整理出应用最广泛的十二个穴位。
这十二个穴位实际上可分为六组:三里、内庭属于胃经;曲池、合谷属于大肠经;委中、承山属于膀胱经;太冲是肝经的原穴,昆仑属膀胱经;环跳、阳陵泉属胆经;通里和
列缺分别属心经和肺经。
中国人喜欢化繁为简,提纲挈领。人体三百六十个穴位可以分为十二正经,而这十二个穴位基本上都是人体十二正经里的五输穴。其中还囊括了四总穴足三里、合谷、委中、列缺。阳陵泉是八会穴之一,通里穴是络穴,可联通表里,是联系小肠和心经的联络通道,等等。
这些重要穴位在临床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见效快。比如合谷穴:面口合谷收。它可以治疗头疼、牙痛、痛经等。如用合谷
加足三里治疗痛经,能够很快见效。
二是这些穴位可以经常用,反复用,只要不是危重晚期病人,用起来通常能产生奇效
。
三是作用广,取穴容易,又方便掌握。如腰疼、腿疼,往往在委中、承山两穴得气之后,不需要扎很多穴,效果就十分明显。
这些穴位的最大特点是适宜自助和互助治疗。只要能找到穴位,哪怕以指代针,也能
取得针灸的那种酸麻涨疼的效果。而且这些穴位都在肢体上,比较好找,又方便、安全,
多数很容易得气,掌握以后不仅可以治病,有时甚至能够救命。
然后,杜老师结合PPT和自己录制的DV,给同学们分别讲解了足三里、内庭、曲池、合
谷、委中、承山这六个穴位的穴名、取法、功能、主治以及明理,并在现场让同学们根据
讲解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自己寻找穴位。
这些穴位不光可以单穴用,也可以两三个合起来用。如曲池与合谷、委中与承山一起
用,效果也很好。另外,这十二个穴位也可以反复辩证地用,如口腔溃疡、胃火比较大,
可以点点足三里再搭配合谷,在明白基本道理的基础上活学活用。
此外,还要明白补泻的道理。总体来说,具体应用的时候力度要柔和、渗透,以适用
为宜;以虚症为主的,则要慢一点,柔和一点;急症、痛症,如发烧、痛经,这种热病、
实病,手法就可以快一点、重一点。
总之,这十二个穴位的应用方法方便、简单,哪怕只要掌握了一两个穴位,应用起来都会有特殊效果。
总结 顾学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