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一种不用费力的生活

(2011-04-12 13:44:46)
标签:

休闲

工作、学习与生活,这不是我们做为人最自然的生命状态吗?从何时起,工作成了问题,压力大;从何时起,生活成了问题,压力大;从何时起,学习成了问题,压力大、、、、、、我们的社会到处有人喊压力大,于是,问题儿童、焦虑的父母、情绪困扰、抽烟、酗酒、沉重的中年人、过劳死、自残、自杀等等一系列个人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摆脱不开压力困扰?
  有人说是竞争的社会让人身不由己,有人说是父母老师领导的期待高让人欲罢不能。当然,文化引导负有一定责任,但归根到底,如果你不能认识到文化期待已经内化到你的心里,并从文化制约中解脱出来,那还是你自己的责任,因为你那么努力,证明你在顺应这样的文化束缚。

       我们能不能过一种不用费力的生活?
  我的咨询客人会给我讲很多这样的故事:我要努力挣多少多少钱;我要努力升多高多高的职位;我要努力出多大多大名;我要努力出多少多少作品;我要努力提到多少多少成绩、、、、、、、他们以为现在自己不幸福,只有到那时自己成功了,就幸福了。但他们往往也告诉我下面的苦闷,他们发现他们真的努力达到了最初的期待,但成功的喜悦很短暂,他们并没有得到一劳永逸的幸福,很快他们又陷入又一轮苦役般的循环中,于是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出了问题、、、、、、
  由于竞争文化的影响,我们对自己不满意,我们总想成为另外理想中的样子,于是给自己制定目标,我一个咨询客人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他90%以上的时间都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或者我们对自己不满意,我们总想成为别人的样子,那个所谓的优秀的人的样子,比如成为张靓颖那样的,成为刘德华那样的,并为此放弃自己的路,努力走他们一样的成名路。
  本来我们是一个样子,但我们却想成为另外的样子,在这个努力追求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否定了真实的自己,既本来的样子,于是我们将自认为不好的真实的自己潜藏下来,带着面具去追求那个虚幻的自己,这就造成了自我内心的分裂,一个是自卑的深层的自己,一个是用虚荣补偿自卑的外表的自己,外表的自己会过分表达自信,但这个自信实际和内心的自卑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所以我的那位咨客说虽然外在的一切很令人羡慕,但他仍然说自己很自卑的原因;或者有些人外在的一切很令人羡慕,但他仍然忙得似陀螺没有时间生活谈恋爱陪妻子孩子,不能平衡好各个角色的需要,因为他们内心深层害怕慢下来的自己什么也不是,因为不能肯定真实的自己,他们害怕面对那个真实的自己,所以他们下不来令他们叫苦不迭的战车。

 

  有人说:我并没要那么多,我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大,怎么还是压力那么大呢?这只是一个量的问题,并没有质的差别,你没要那么多,但你还是要努力成为什么吧,达到什么吧,只要人不承认自己的真实自我,人的意志一出面,我们就开始跟自己作对了,我们就开始自我分裂,自我矛盾了,在自我矛盾中,我们消耗了大量能量,于是产生各种心理困惑,生活成了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能摆脱不健康文化的引导,不去攀比,如果我们专注地自我成长,我们就会肯定自己,即使那个自己暂时还不那么出色,但从这里出发,我们开始喜欢自己,支持自己,爱自己,我们就已经开始向成功迈步了——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那时,我们不用制定目标,不用刻意努力,我们对自己很确信,相信我们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我们的内心不再有恐惧,不再有焦虑,于是我们可以慢下来,悠然自得地生活。
  真的,你不必那么努力,每个人都只能学到他能学到的东西,每个人都只能长成他自己,哪条鱼的游泳技术是训练出来的呢?哪只鸟的飞翔技术是培养出来的呢?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成为你自己,你在宇宙中象每只鸟每条鱼一样一定会有自己的样子,那样的生活是不用费力的生活。

       也许你会问,如果不努力,我们不就停滞不前了吗?不会,你只是在心理上不再挣扎,你的手脚可以正常行动,你的思维可以正常运转.你是怀着一棵平常心在行动在思考,你的全部能量都在有效地运用,你没有自我消耗,当然会更成功,而且是轻松自在的成功。

     如果你一定要努力,那么就去努力发现自己是鱼还是鸟吧,一旦你确信自己是谁,生活的一切压力都将迎刃而解。那时,我们的生活还会有问题,但对你来说,那根本不是问题。你会象鱼在海里一样自由,你会象鸟在天空中一样自在。
  过一种不用费力的生活,你想过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