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最著名建筑师的生平及作品介绍(zz)

标签:
杂谈 |
分类: 科普 |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291309141055.jpg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
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
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
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
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
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35640WM.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35ASM6.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35FRN4.jpg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01013333.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01136305.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01245606.jpg
里斯本车站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04064I2.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04155959.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04241616.jpg
密尔沃基美术馆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0PG139.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0S25b2.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0T1T03.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0U01X3.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0Z0JH.jpg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 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291309294647.jpg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
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
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
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
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
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
明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
设计以保证内外的谐调统一。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2U111D.jpg
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29504631.jpg
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400a0A.jpg
日本MIHO博物馆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453Yc6.jpg
德国历史博物馆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4R63M5.jpg
北京香山饭店
三 疯子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291309432H3.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45RU5J.jpg
米拉之家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0233bQ.jpg
古埃尔公园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02421214.jpg
古埃尔公园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044XZ3.jpg
圣家族大教堂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0FX328.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0HQ410.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100J450.jpg
巴特罗之家
四 解构主义大师:扎哈。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2913095A025.jpg
2004年,哈迪德获得了“建筑界的奥斯卡奖”普立兹克建筑奖,成为 第一个获得这个世界最高荣誉建筑奖项的女性。普立兹克奖评委之一、美国建筑资深评论家艾达·路易丝·赫克斯特布尔称:“哈迪德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看法和感 受。”空间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胶泥一样,任由她改变形状:地板落差极大,墙壁倾斜,天花高吊,内外不分……从哈迪德的多项设计作品的构思和表达方面来看, 她与众不同的伊斯兰文化背景显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国式传统保守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性格之中还有着强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许多设计手法和观念似乎是 在被阿拉伯血统中的刚劲精神热烈地鼓舞着勇往直前。与此同时,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她的设计大胆运用空 间和几何结构,被称作“解构主义大师”,尽管她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有时候一年获4项,但是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无法付诸实施,她甚至一 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这种状况一直到90年代末才有了改观。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14545646.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1KEZ3.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1PY644.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1RW192.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1QQ109.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1T5V30.jpg
五 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2913101164a.jpg
生活工作在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在53岁时获得了第18届普雷兹克建筑桂冠提名:赫雅基金主席杰·A·普雷兹克在宣布这一事实时,引用评奖团的描述说:“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工艺的组合……即适用又富有灵感,……纵观其建筑生涯根本不能预测其未来。”
安藤忠雄是位难得的建筑师,他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是那么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超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或风格。他的建筑是形式与将要生活那里的人们的综合统一。
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式在艺术上的惊奇组合,透过他的建筑没有人可预测这个时刻将会到来,他不愿意受传统的来缚。创新是他的手段,个人世界观是他灵感的源泉。将普雷兹克建筑奖授书安藤忠雄,不仅因为他完成了某项作品,更是为了他将来的项目能够进一步丰富建筑艺术。
安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实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事实上,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榭。
安藤最杰出的住宅工程之一就是Rokko
Housing,该上区分两阶段完成,第一期工程有20套,每套都成梯形,但规模大小、布置各不相同,第二期50套,1993年完成,但是所有单元都有统
一的外观和独特的内部结构。这些住宅群都是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从大阪湾俯瞰全景,整个小区就象镶嵌在60度的斜坡上一样,恰似一个游泳池和楼顶广
场。安藤也因此获得了1983年的日本文化设计大奖。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255c217.jpg
皮诺基金会美术馆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261161R.jpg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262R596.jpg
兰根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26445261.jpg
曼哈顿阁楼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2A55D3.jpg
同润会青山公寓改建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2GA326.jpg
直岛/贝乐思艺术之家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2H5T59.jpg
震后重建计划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531503419.jpg
世界贸易中心重建
六 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29131032Y48.jpg
勒· 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
“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1927年柯布西耶在瑞士拉萨拉兹发
起"现代建筑国际会议",成为国际风格现代建筑的中心组织。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
袖,以1929年的萨我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位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
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
筑之一。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
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
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
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
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623462G0.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636425449.jpg
马塞公寓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6235X115.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629539640.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63411X51.jpg
http://www.hxsd.com/upimg/userup/0709/1Q6325D3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