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宗道缘何赢得宋真宗的信任》上稿《演讲与口才》2018年第18期
(2018-08-04 08:45:25)
标签:
历史 |
鲁宗道缘何赢得宋真宗的信任
陈彦芙
宋朝名臣鲁宗道,字贯之,今安徽亳州人。他从小就养成了刚正不阿,忠厚诚实的秉直性格。在工作中,他常常是直言敢谏,有一说一,从不故弄玄虚。当别人遮遮掩掩,不敢给皇帝提意见的时候,他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干脆来个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所以,同事们给他送了个“雅号”——“鱼头参政”。
说起这个“鱼头”来,还真不是一般的硬。天禧(宋真宗时的年号)元年,鲁宗道做了右正言,专门负责谏言的工作。自从担任这一职务后,他对考察官吏、整顿吏治等一系列的事宜,向宋真宗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宋真宗心想,这个“鲁宗道啊,真是个二百五,哪来的那么多意见和建议,成天就你事多,烦死了!”但他又不能明说,毕竟人家是一片丹心啊!可不说出来,并不等于不表现出来。鲁宗道虽然耿直,但一点不傻,看见宋真宗不高兴的那个劲头,他也明白其中原因。因此,他决定找个适当的时机和皇帝谈谈。
有一天,他又前来向宋真宗汇报工作,可发现真宗心不在焉。他就趁皇上问话的时候说道:“陛下,您任用我,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纳谏的虚名吧?我常以为自己不做事而白拿国家的工资感到惭愧,请您开除我的官职吧!”真宗听了他这番话,既深感意外,又非常生气,这个不知好歹的二百五,啊?现在竟敢跟我叫板儿了,可恶!可恶至极!他猛扬起来的手刚要拍向龙案,旋即又放了下来,咳,算了,他的臭脾气朕又不是不知道,人家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吗?如此衷心的人不多呀!感慨之余,他特别感动,当即便在金殿的墙上挥笔直书“鲁直”二字。特以此提醒所有工作人员向他学习。
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鲁宗道又负责太子德育方面的教育。按说皇帝这样看重他,日子过得应该很殷实吧。没想到,他家穷的很,就连吃饭用的家当也不齐全。有一次,他家来了客人。怎么办呢?又缺盘子又少碗的。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请朋友到外面去吃。他家附近就有个酒馆,而且那里的氛围也不一样,正好和老友叙叙旧。想到这里,他就换了官服,穿上便装,与朋友一起到酒馆饮酒。谁知,麦芒掉进了针眼里——凑巧了。恰好,这天真宗有急事,派人到鲁宗道家里来,宣他入宫。等啊等啊,直把钦差等的团团转,这个老鲁真够胆大的,这若误了皇上的事,你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又过了很长时间,鲁宗道才打着酒嗝回家了。
“鲁公啊,皇上有急事找你,我在这左三圈右三圈地转,你倒是兴致好高啊!我看到时候皇上怪罪你来迟了,看你怎么说?”钦差一见他就急赤白咧地埋怨道。鲁宗道说:“你只管实话实说好了。”钦差担心地说:“如果这样的话,你就会获罪的。你可得找个合适的理由啊!”鲁宗道笑了笑说:“你只管将实情告诉皇上好了。”“那可真是犯了罪呀!”钦差焦急地说道。不想,鲁宗道却不“领情”地说:“喝酒本是人之常情,假如我欺骗了君王,那才是做臣子犯了大罪啊!”钦差心想,咳,真是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呀,没法子, “二”就得付出代价哟!
果然,真宗皇帝一看见他就责问道:“鲁宗道,你就这么不愿见朕吗?”鲁宗道知道这是皇上在怪罪他迟到的事呢。于是,他连忙谢罪说:“皇上,有老朋友从家乡来,我家贫穷得没有杯盘,所以我就到酒馆去招待他了。”哪知,真宗听了不但未怪罪他,而且还越发地喜欢这个忠实的“愣头青”,越发地重用他了。
鲁宗道就是这么“二”。但他却“二”的令人肃然起敬,“二”的那么有原则——诚实,忠厚,敢于直言,从不想“摧眉折腰事权贵”。也正是他这种一心为公,不“入流”的可贵品格,才赢得了真宗的信任。
作者通联:0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