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隆则的“中国印象”偏激吗?
(2013-05-29 16:22:35)
标签:
时评 |
今天,笔者在网上看到海外华人桥本隆则先生一篇关于《谈中国国家形象中的个人因素与国家因素》的文章,我有几点不同的看法。
姑且先说钓鱼岛问题吧。桥本先生在文中谈到“中国方面发生了反日游行,某些特殊场面的反复播放也使得日本民众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受到了很大影响,最严重的时候,日本约有9成的民众对中国没有好感。”如果说因为钓鱼岛问题,而引发的中国民众的反日游行,或是激起中国民众的愤慨,笔者认为这是很正常的。总不能说小偷偷了你家的东西,你还热情地表示恭迎敬送的吧?对此,所出现的日本民众所表现出的没有好感也是正常的。因为也从没有哪个小偷希望被偷的主人去倒回放的监控录像的。
笔者要说的是,中国人民已经站立起来了!中国人已不再是鲁迅笔下麻木的中国人了!当然,这会引起某些对中国怀有羡慕嫉妒恨的贪心者感到不舒服。不过,没办法,中国是有着独立尊严的国家,若想达到日本所有人的满意,是不可能的!以前的中国人做不到,现在以至于将来的中国人也同样更做不到!
其次,桥本先生还提到“紧接着冬天的中国方面的大气污染,PM2.5对日本的影响,……所以去年对中国没有好感的国家中日本的投票占了重要的一部分。”日本人在投票时,可能“忘了”2011年发生在该国震惊全球的那次核泄漏事件吧?你们可以“别无选择”地将大量的放射性污水倒入大海,但“监测结果表明,受污公海海域远超日方公布影响范围,不排除核污染物进入到我国管辖海域的可能性。”难道这不叫做污染?这种污染的危害程度又岂止一个日本,中国等国家?但中国人却报以同情,包容和支援的态度,据东京海关统计,核泄漏危机以后,中国援助的物资最多。而日本又是怎么做的呢?以怨报德。
再有,桥本先生还谈到“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不但有中国对外的出口抢了很多欧洲人,亚洲人的饭碗,”不管是作为海外华人的桥本先生的主观认为,还是某些亚欧国家的主观看法,总之,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是很偏激的。何谓“抢饭碗”?在日益激烈竞争的今天,谈不上谁抢了谁的“饭碗”,有能力的便可以保住自己的饭碗,反之,也许会自己砸碎了“饭碗”。只有自身素质低下的人,才会总是担心自己手中的“碗”被他人“抢”了去。“抢饭碗”一说,其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
笔者不否认有少数自身素质不够的,或说是“耍大牌的中国游客”,不知道谦虚,不懂得内忍,不想低调行事,但那毕竟是少之又少的一小团而已,他们并不能代表中国的主流,或说是中国庞大的朴实的中国民众。所以,以偏概全的偏激观点,包括笔者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极其不赞同的。
当然,桥本先生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并非出于他本人,也许是代表了某些投票的结果。但是,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不会看某些日本人的脸色是否阴晴的,因为日本人“高兴”了,我们就会不“高兴”,像钓鱼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