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朝市井儿童为何会享受国家津贴?

(2013-04-23 13:58:53)
标签:

痴人梦话说历史

读史系列(一三一)

唐朝除了世袭父辈爵位的儿童以外,其余市井人等根本享受不到国家津贴,更不要说小孩子了。但只有想不到的事儿,没有做不到的事儿。在唐玄宗时期就有这么一位,此儿七岁就被破格纳入国家编制吃了财政饭。他就是斗鸡神童贾昌。

      唐朝市井儿童为何会享受国家津贴?

贾昌,讲得好听一点就是一个留守儿童,说得俗一些,就是平日里没人能顾得上他,整天穿梭于街头巷尾闹市中心的小顽童。他的父亲叫贾忠,也没多少文化,但有一股子猛力,靠做保镖为生。在宫里负责皇后安全,因随玄宗斩杀韦后党羽有功,被调入长刀队专门负责皇帝的保卫工作。后来,睿宗皇帝下令让他的家属迁居到东云龙门居住。

 

其实,贾昌是靠玩家唐玄宗发迹的。玄宗刚上任的时候还算是个勤俭持家,知道过日子的主儿。可没过多久,就开始享乐了,整天过着泡着温泉玩着鸟,舒服一秒是一秒的奢侈生活。单说那华清池的装修,就动用了一笔巨大的资金。此外,玄宗还喜欢舞马斗鸡,所以,当时朝野上下,乃至民间都盛行斗鸡之术。有钱人倾尽家产,也要出高额买来漂亮善斗的鸡;没钱的呢,则自创条件,只好玩山寨的了。

 

话说有一天,玄宗出去游玩,走到了东云龙门一带,偶尔发现一个七岁大的儿童正在道边玩木鸡。只见他动作灵敏,技术娴熟,那可真叫玩出了花样儿,把玄宗看了个眼花缭乱,他不由的凑了过去,一问才知道这个孩子叫贾昌。

 

在玄宗看来,贾昌就是个斗鸡达人。当即便将他吸收为皇宫斗鸡俱乐部的成员,并安排在鸡场当训鸡师。也怪了,别瞧贾昌年纪小,但他一走进鸡群里边,那简直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呀!什么争强斗狠的,瘦小无力的,轻巧敏捷的,胆小怯阵的,贾昌一挑一个准儿。就连给鸡饮水喂食儿的时候,他都能观察出哪一个有禽流感的征兆。即使你随便抓出两只,经他一指挥,也像手里握着遥控器一样,把那鸡控制的服服帖帖的。

 

负责监督鸡场工作的太监一看,嘿嘿,难怪皇帝把这孩子领进来呢,就是有两把刷子。太监也想借这个机会在玄宗面前显摆一下,便添枝加叶地特别吹捧这个小孩子为“神鸡童”。玄宗这人对工作不务实,可在对待斗鸡的事情上却格外重视。他特意派人把贾昌找来,在院里测试了一番。果真,小孩子玩起斗鸡来,那可是老太太擤鼻涕——撂下的活儿了,得到了在场所有官员们的肯定。于是,玄宗立即宣布了委任状。任命贾昌为训鸡俱乐部五百训鸡师的队长。

 

对一个刚不穿开裆裤的市井顽童来说,这可真是袜子改长裤——高了升呀。而且,每到皇帝的重大节日,贾昌都要穿上玄宗钦赐的朝服,现场指挥斗鸡,那股神气劲儿,即使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看了,都眯着眼睛,捋着胡须羡慕好一阵子呢。

 

大凡单位领导爱好什么,自然就会提倡什么样的娱乐活动。爱好下棋的上司,单位便会安安静静、有条不紊;爱好打球、唱歌的上司,单位里就会热热闹闹。倘若有此特长的下属,就会备受领导青睐了。近的咱不知道,那咱就看这远的,唐玄宗对贾昌是如何的厚爱吧。

 

由于贾昌的高超的斗鸡技艺,因此,他爸爸过世时,显得格外风光。官府还专门备办了丧葬用品和丧车,上边儿批准了贾昌的丧假,由他率领车队人员将遗体护送回老家安葬。贾昌本人还乘坐特使待遇的车子,那隆重肃穆的阵势呀,搞活得像维和部队一样。

 

当地人见一个孩子出道以后就有这么大的排场,真是祖宗坟上冒青烟儿了。所以,当时流传着几句顺口溜:“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能令金钜(装在斗鸡距上的假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教育并不是第一位的,呵呵,学好数理化(当然那会儿不讲究学习数理化了),还不及一个会斗鸡的小娃娃。

 

谁叫人家贾昌生来逢时呢,既遇对了人,又做对了“事儿”。虽没经过海选上过星光大道,可玄宗就是喜欢地特招了,难怪有些家长把自己做不成的事儿,寄希望于孩子身上呢。不仅如此,玄宗还亲自当红娘,给贾昌娶了个歌手做媳妇。而且,新郎新娘的服装、首饰之类的东西都有大唐财政拨款提供。呵呵,也许是贾昌赶寸了那阵儿风吧,谁又说得清呢。

 

 

                唐朝市井儿童为何会享受国家津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