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学生会写出雷人的杜撰作文?

(2013-03-30 20:51:32)
标签:

时评

近几天来,网上颇不宁静。原因是有几篇诸如“今天是雷锋日,我拾金不昧。在公园捡到一亿元,全部都是十块钱的,有一本语文书那么厚!我把钱交给警察叔叔,受到了表扬。”的小学生作文,“雷痛”并“逼疯”了老师,然后,“雷翻”了网民,引起一阵轩然大波。

 

  不用事实说话,抄袭,或是杜撰出来的小学生、中学生作文,岂是今日才有的?为何老师现在才被“逼疯”,为何学生写出雷痛人的杜撰作文呢?其中原因不难看出。

 

一、现在的孩子真正看“闲书”的少了,写错字、别字的多了;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少了,偷着玩手机聊天、斗地主的多了;“听话”的“好”学生少了,与老师、父母“抗争”的多了。原因何在?难道老师、家长不能从中看出些许端倪吗?他们胸中有那棵“竹”材吗?要想不杜撰、不雷痛都难!

 

二、曾几何时,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早已将教给孩子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丢的无影无踪了。面对孩子,哪个不是如此教育——分多如何奖励,分少如何惩罚?林林总总。当下,又有哪几所学校为了学雷锋活动日,敢把学生“撒”出去体验生活呢?又有几个家长教育孩子学习重要,做个有正义感的孩子更重要呢?因此,杜撰并夸大出来的作文也便不足为奇了。

 

三、随着时代的进步,孩子也在成长,与时俱进地成长,他们千方百计地想挣脱羁绊,摆脱循规蹈矩、单一的机器一样的乏味生活。因为他们在封闭的校园里,只有两点一线,没有了他们那个年龄段该有的多彩生活。笔者以为,不仅学雷锋活动日没有素材,即使其他方面的生活素材,他们也不会有的。因为他们从来就不被允许去体验过,作文不杜撰那才怪呢!

 

四、眼下的校园,听不到或很少听到红色歌曲,即使是老师,更别说学生了。相反,韩国鸟叔那丑态百出的“江南style”倒是特别“入流”。雷锋?好像只属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与现在的家长、学校乃至孩子来说,那只不过是一个应付某一次检查,抑或是某一个节日的符号了。雷锋,在学生心中已经“变”得很“抽象”了。更确切地说,“雷锋”离校园太遥远了,早已在孩子们的养成教育中将“他”删除了。试问,学生杜撰的作文,是老师一时之痛吗?

 

五、这还真应了那句话:“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依笔者看来,这句话还真有点夸大,应改为“雷锋叔叔没户口,当天来了当天走。”因为对学生而言,学习雷锋,多数是停留在口头上了,又有多少去让孩子落实到行动上呢?再者,孩子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雷锋叔叔。因为“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还充斥、禁锢着他们的思想,甚至更主要地充斥着家长、老师的灵魂。学生必须有一个好的分数,这意味着他们将来可以有一个好的学校,或是耀祖门楣;老师要有一个好的分数,意味着与绩效挂钩,他(她)是否一位“好”老师;家长得要一个好分数,意味着他(她)的孩子优秀于众人,还可在他人面前大炫一把。

 

杜撰的作文并非一日之疾呀,为何今天才雷痛了老师?关键是教育者在某些利益的驱动下,不敢去面对那诸多的“痛”点,不敢让学生飞得“更高”,这是应试教育下的悲哀啊!

 

 

            为何学生会写出雷人的杜撰作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