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杂谈 |
读史随笔(八十二)
提到战争,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话题,而往往战争的导火索,却通常是些不足挂齿的小事点燃的。这些小事或说是无意的,或是巧合的,或是蓄意的,任由旁观者猜测,但那些非A即B的理由,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有战争,就有灾难。
在春秋时期,曾经有过一场连环战,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后形成“连环”,竟是因问路被骗引起的。
这事儿还要从齐桓公说起,因为他才是其中的主角。话说有一次,齐桓公与他宠爱的夫人蔡姬在游船上闹着玩儿,年轻漂亮、活力四射的蔡姬仗着自己会游泳,故意不停地摇晃船只,以此来吓唬比她年长好多的老公。桓公不习水性,非常害怕,一个劲儿地求饶,可越是那样,蔡姬越觉得好玩儿,她咯咯地笑着继续摇晃。这老头儿哪架得住这番折腾呀,弄得他是又气又晕又吐的。上了岸以后,他气得咬牙切齿,指着蔡姬说道:“你,你给我滚回老蔡家去!”
被宠惯了的蔡姬,哭哭啼啼回到了哥哥蔡侯的家里。蔡侯一见妹妹是受了委屈被赶回娘家的,认为这是奇耻大辱,盛怒之下,他把蔡姬又嫁给了楚成王。按说呢,两口子闹别扭是常有的事儿,床头打架床尾和,蔡侯作为哥哥,两边劝一劝,不就没事了吗?但是蔡侯偏偏就这么“二”地推波助澜了。这下他可就捅马蜂窝了,齐桓公哪受过这种窝囊气呀?丢了面子不说,还把媳妇搭了进去。他怒不可遏:“自从蔡姬嫁过来之后,我处处迁就她,时时宠着她,作为大舅子你不劝也就罢了,反而在我们没办离婚手续之前,你就又给她找了人家,我还有什么颜面见诸侯?你走着瞧吧!”
齐桓公在当时那可是个风云人物啊,他跺跺脚,地就得颤三颤,立即联合了各路诸侯一起去攻打蔡国。蔡国哪禁得住这种乌压压的阵势呀?由于实力相差很大,不久老蔡家便被联军打垮了,蔡侯也逃到了楚国避难。按理说,气也出了,你就回家算了呗,可桓公心想:“借马不骑也是一遭,反正我纠集了各路人马,不如趁此教训楚国一下,以解我心头之恨。楚大当家的,你娶谁不好,偏偏娶个没离婚的有夫之妇,我看你是找打!”
在这种情况下,齐桓公就率联军继续南下,又去讨伐楚国。楚国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你凭啥随便来打我们呀?”楚成王呢,也不是好什么好惹的,他一面迎敌出战,一面派人质问齐桓公:“我们南北距离这么远,你老齐家为何侵略我们的国土?”是呀,人家说得在理儿,我们在南方呆的好好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齐桓公这不是没事找事儿吗?桓公呢?一时又说不上个所以然来。因为他不好意思说,你现在的夫人就是我的前妻,为这件事我打你来了。不能这样说,太丢人了。就在桓公哑口无言的时候,管仲站了出来,他狡辩说:“以前周室的先人已经授予我们权力了,看哪路诸侯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我们就有监督权和教训他的权利。你们按规定向周王交土特产了吗?这直接影响到了周王的祭祀,难道这不是罪过吗?”
楚王听了,认为有些道理,他也不想搞得两败俱伤,何况好汉不吃眼前亏。便马上自我检讨,谁知桓公却不依不饶的。后来,楚成王又派出了屈完与齐方辩论,齐桓公也觉得有些理亏,便做出让步。双方签订了盟约之后,桓公就带兵撤离了楚地,掉头北上。
哪知,当桓公率联军北上路过陈国的时候,正好遇到了陈国的总监辕涛涂,桓公向他打听北去的路,这个老辕,你告诉他就好了呗,可就是这么寸,辕涛涂本人很不喜欢桓公,更不愿意他借道而过。心想:“你老小子仰仗自己有点小势力,整天不是打东家,就是杀西家,也太欺负人了,傲慢无礼,为所欲为,今天我就让你尝点苦头。”
打定主意之后,他就欺骗他们说:“呵呵,你们最好走东边的路,那边路途平坦、宽阔,便于行军。”结果呢,桓公转道以后才发现,东边的路坑坑洼洼,破烂不堪,越往前走越发的艰难。可把桓公气坏了,他在楚国没能讨个彩,正想找地方出口气呢,这次倒好,替罪羊终于自己找上门来了。他就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他是吃了豹子胆了?竟敢骗我,你们马上把他抓给我起来。咱们既然到了陈国,那就不走了,先把他们‘教训’一下再说。”大约在秋天的时候,齐国发动联军出兵讨伐陈国,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齐桓公打蔡国是因为夫妻一时闹气,他不惜路途遥远,途经鲁、宋两地。打楚国,还要继续南下,越走越远。然后调转头来回家北上,路过陈国,还忘不了捎带脚儿打他一下。这一路之上,战事不断,形成了一个制造事端的连环战,看来齐桓公是个地道的战争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