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的品德

标签:
育儿学前教育 |
这是我在一个闹市区看到的一幕,小女孩约有四、五岁,很可爱的样子。她对所有来自外界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每个人的举动时刻在吸引着她的目光,正如她想要吃的烤肠……可当孩子面对烤肠,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位爸爸却不负责任地让他扔掉了。遗憾啊!这不只是扔掉的食物、垃圾,而且还扔掉了父母做人的品德和自我修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 蒙老师,怎么能教育孩子浪费食物呢?一根烤肠是孩子咬了一口的残品,另一根则是因皮儿硬而遭受了牵连、从未动过的烤肠。父亲不但没告诉她食用的方法,而且还误导孩子暴殄天物,这样会很容易使幼儿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珍惜他人劳动成果,我行我素的不良习惯。
再者,那位父亲还给孩子发出了一个不良信号——乱丢垃圾。再好的美味,只要扔在地上,它就是垃圾,就能污染、丑化环境。爸爸的随意,说明他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他在误导孩子乱扔垃圾的同时,也帮助孩子扔掉了一次美德,更扔掉了他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仔细想来,学前教育不仅仅是靠幼儿园老师对幼儿活动的教育过程,而且幼儿的父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基础。再好的说教也是苍白的,唯有身体力行才是教育孩子的真谛。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幼儿还没有辨别是与非的能力。在他们心中,父母是高大的,是他们的榜样。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父母日积月累的点滴培养和用心教育是分不开的。
幼儿健康、向上的成长,无一不倾注着父母的心血。年轻的爸妈们,扔掉了食物和垃圾可以重新捡起来,但扔掉了品德,失去的将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