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杂谈 |
范雎,原本是魏国人,由于国家高层对他的猜忌和误解,在受尽种种屈辱后,万般无奈之下,加入了秦国国籍,最终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宰相。
由于想当初,魏国视他为叛徒,他便成了国家缉拿的要犯。谁知在他逃亡的日子里,可谓是一波三折,险象环生啊!那么,在极度危险的情境下,他是怎么隐藏自己,又是如何脱离险境到达秦国的呢?
是金子终不会总被风沙掩埋的。范雎伶俐的口齿、百辧的语言天分,在魏国的基层那可是出了名的。其中有个叫郑安平的人,就是他的粉丝。如果没有这个人,范雎有再大的本事,也创造不了自己的辉煌。那咱就来看一看范雎的这第一道坎儿,是怎样艰难迈过去的吧。
范雎人不人,鬼不鬼的从看守哪里逃出以后,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也是他的铁杆儿粉丝,郑安平。当时魏国的最高指挥魏齐,在全国是展开了拉网式的大搜捕。而这位郑安平呢,一直就掩护着范雎东躲西藏,依自己熟悉的地形带着他逃跑。从此,范雎为了避免麻烦,就更改了身份证上的姓名,叫做张禄。
总这样躲着也不是办法啊,无巧不成书,正好遇上秦昭王的大使王稽在魏国讲学。于是郑安平就乔装改扮成士兵的模样,来听从王稽的差遣,侍奉其左右。一来二往熟悉了之后,王特派员就问郑安平:“我呢,想要去西方各国游历了,你们国内有没有贤人,和我一同前往啊?”郑安平一听,嘿,机会来了。他说:“我有个叫张禄的老乡,他想见您,并有意和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可是他得罪了仇人,所以白天不敢来见您。”“那这样吧,夜间你和他一道来”王稽给了郑安平一个很满意的答复。
范、王二人第一次会面就相谈甚欢,王稽认为这位张先生是个能人,很是欣赏他。待秘密约定好第二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后,就若无其事地分手了。
王稽整理好行囊告别魏国,按照预定地点悄悄地和范雎接上头,用车子带着假“张禄”返回秦国。他们日夜兼程,终于脱离了范雎恶梦缠身的魏国,到达了秦地。此时,范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哪知,或许他是天生犯路煞,这不和他过不去的事儿又来了。
王稽的车行驶到了湖关的时候,远远地就望见有一宪兵队朝他们赶来。范雎问道:“来人是谁?”王稽说:“奥,是秦国的宰相穣侯,他去东部各县检查治安情况了。”范雎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我听说秦国的事儿,穣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最反感来秦讲学的外国人,恐怕我也在其内,我还是先躲起来为妙。”
很快穣侯的车马就到了,王稽命自己的人停了下来。果然,穣侯问道:“您该不是带着耍嘴皮子的人来了吧?他们一点儿好事不做,专门搬弄是非,最可恨了!”王稽连忙回道:“卑职不敢!不敢!”。然后二人礼节性的聊了几句,就各奔东西了。范雎听到穣侯的说话内容,心想,我的娘哎,好险啊,这可真是怕啥来啥呀!他悬着的心还是不敢完全放下了。
范雎知道穣侯走远了,他对王稽说:“穣侯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只是做事不太务实,刚才他怀疑车上有人,却忘记检查了。”说着他就下了车像随从似的步行,接着又说道:“等穣侯缓过神儿来,肯定后悔自己的失误,他会杀回马枪的!”
你别说,还让范雎说对了,走了几十里之后,穣侯果真派骑兵回来搜查车子,他们见里边确实没人,也便吃了定心丸,追赶队伍去了。真是有惊无险啊!
穣侯的这一来一往连续两出,着实让范雎出了一身冷汗。他心中暗想,真悬啊!一路之上,关卡重重,若不是我的IQ高以及贵人相助,我是插翅难逃啊!看来要想自由飞翔,只是痴人说梦啊!所以,我一定要耐心地潜伏下来,伺机等候我范雎时代的到来。
回到咸阳以后,王稽安顿好范雎,立刻进宫向秦昭王汇报工作去了。同样,他也在等待时机,向秦王举荐这个多灾多难的智多星范雎。
范雎的从职经历,并非一帆风顺,说一波三折一点儿不为过。可他为了人生的奋斗目标,能屈能伸,不轻言抛弃、放弃,他内心的坚韧和强大,令人折服。尽管那个年代的他,思想、行为目的很狭隘,但仔细想来,现在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能安居,又何谈乐业?有几人敢说,自己的温饱问题没解决的情况下,其工作就是完全为了国家的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