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杂谈 |
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前期的领导人之一韦昌辉,将东王杨秀清全家及其部下两万余人都杀害了。之后他遭到了石达开的指责,竟血洗其全家,而引起公愤,所以被天王洪秀全处死。那身为天王的洪秀全毫不知情吗?东王之死与他有关吗?
洪秀全与杨秀清的矛盾由来已久,而且关系已日渐僵化,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玄机,原因有几点:一、居功自傲。杨秀清假借“天父附体”,自封东王掌握军政大权之后,大搞个人崇拜,洪秀全心知肚明。但杨是是军委司令,洪秀全也无可奈何,只好任由他去。
二、杨秀清处处表现的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他顶着狐假虎威的“天父”之子的大帽子与洪秀全明争暗斗,否定洪的所有主张。
三、建都天京后,洪秀全想刊印新、旧约圣书,杨却下令终止此事。
四、洪想要否定孔孟学说,而杨就予以肯定、支持。
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杨秀清还以洪苛待宫中高级白领女助理为借口,大演“天父下凡”的把戏,并以棍棒相加来惩罚洪秀全,甚至对其同党采用侮辱性的言辞,要求极为苛刻施加强压。分明表示出了一山不容二虎的态度——我就这样对你,你能怎么样?
六、欲谋权。东王为九千岁还不满足,有一次,自称天父下凡,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这样明目张胆的篡权夺位,洪秀全也一清二楚,自此更加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天王能不怀恨在心?忍是有限度的。
七、北王韦昌辉当时大肆杀戮,按道理来说,他已经杀红了眼、即使是两万多杨的部下、劝责他的石达开都不放过,那为何不动杀天王的念头呢?
八、杀这么多人的号召力,只有天王才能做到,因为那时韦昌辉还在江西,他是马不停蹄赶来天京的。
九、为什么连同官兵一起杀掉?因为洪秀全看到了“势如破竹”的威力,所以他要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十、石达开也不放过,证明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倘若不杀,他的不满情绪也会是后患。
十一、充当替罪之羊、杀杨成功后灭口。为什么要将韦昌辉置于死地?这时他们联合起来已无对手,为何还要将其杀掉?一来是北王杀人太多,已然引起公愤,天王必须给天下人一个说法,所以正和他意,将手下推出去,岂不是一个完美的交代?二来北王知道的是太多了,他不能活。三来有杨的今日,必有他的明日。
十二、掩人耳目,收买众人之心。杨被杀的第二年,他的名号就被恢复了。
十三、后来,杨死之日还被洪秀全定为“天王升天节”作为纪念,以表哀思。这不是猫哭耗子吗?
或许这就是名利场上的生死较量吧。看来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这不正像安徒生笔下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吗?到头来只能是站的越高,摔得越响。
神马都是浮云,当所有的故事都变为浮云时,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消逝,很快的散去,留下的只有后人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