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掌难鸣的“华佗之死”

(2011-06-02 07:08:58)
标签:

历史

杂谈

华佗,东汉末年医学家,字元化,沛国人氏,今安徽人。他生活的时代为东汉末年的三国初期。当时正是军阀混战,各种自然灾害连续不断,瘟疫肆虐,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际。目睹了这一切之后,华佗宁愿悬壶济世,也不去做官。

 

曹操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就征召他到许昌为自己看病。那时曹操经常犯头风眩晕病 ,经华佗针刺治疗后有所好转。在《三国志》中记载:“佗针鬲,随手而差”。后来;由于军务繁忙,他的“头风”加重了。于是,他让华佗当他的侍医,但华佗却不愿意,借口妻子有病,告假回家,再也没去。曹操大怒,就派人去华佗家里做调查,他说,假如华佗的妻子真有病,就送给他小豆四十斛,若没病,就把他抓来治罪。

 

后来,曹操越来越忙,他的“头风”病更厉害了,于是就让狱中的华佗为他治病。华佗为其诊断之后,对曹操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他的病在短期内很难治愈了,即便是长期治疗,也只能是拖延时间而已。要想完全治好、不再重犯的话,需先喝下“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再用利斧劈开脑袋,取出“风涎”,这样才能去掉病根。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要借机会杀掉他,于是下命令将华佗给杀了‘

 

那曹操为什么怀疑华佗要找机会杀他呢?曹操的多虑是空穴来风吗?

 

其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中另有隐情。华佗生活在东汉末期,当时社会上盛行的读书做官热已达到了顶峰。那个时候,医生的地位并不是很高,这种风气自然也会影响到华佗。华佗很聪明,他“兼通数经”, 在当地很有名气。沛国的国相陈珪、太尉黄琬请他做官,可他没去。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很自负,有点自命清高,觉得官职不大,而且鄙视这些人还不及自己,他们倒来荐之,所以他不屑此事。二是,机会终于来了,恰巧曹操得病,华佗想以此为契机,索要官位。曹操曾说:“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言下之意就是华佗能治好我这病,他给我治病,是想借这个机会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所以曹操呢,没有立即满足华佗的要求。华佗呢,佯称妻子有病,一去不归,想借此来要挟曹操以换取官位。

 

两个人各自怀揣着自己的小九九,都有其目的,可以说是麻秸秆打狼两头怕。曹操假以官位牵制着华佗留在自己身边;而华佗发现愿望难以达成,便借机逃脱。双方都太了解彼此了。

 

仅凭华佗逃跑一事,曹操完全可以用汉律来处置他。因为华佗犯了两条罪:一、欺骗罪。他是高层的专职医生,怎么能欺骗军政领导,当逃兵呢?这在汉律中有“大不敬”之罪。治军乃至齐家,诫子,曹操都用汉律为基本原则。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还能称的上军队吗?这一点,在曹操东征时就能看出。二、不从征召罪,“征召不到大不敬”。高级的国家干部征召他做专职医生,不从,在汉律中有“亏礼废节”之罪。只此两条,就应处以重刑。

 

再者,即使当时曹操答应做开颅手术,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也很难保证不引起感染、发炎等一系列的问题,脑部手术不比关羽的刮骨疗伤,刮骨能治愈,然开颅却很难成功,即使是现在风险系数也会很大。

 

人们只是从表象上看曹操如何将华佗囚禁于监狱,如何将他杀掉,似乎曹操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但假如这件事发生在现在呢?华佗也应该触犯了军纪吧,他若逃跑了,别说高层,即使县长、乡长能置“法律”于不顾吗?现在人不是曹操,那又将把他怎样处置呢?

 

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也许只能掩埋在厚厚的历史尘埃之中吧,唯有留下的几点挠痒之处,让后人去绞尽脑汁的想象、猜测、评说。所以,这才有了层出不穷的话题、一个接一个的谜团,让是人们去悟,或许这才是生活的绚烂之笔吧!

 

华佗之死,孤掌难鸣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