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上刘妃、李妃确有其人吗?——读史(之八)

(2011-05-21 06:10:38)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在历史的长卷中,女人是宫廷争斗的牺牲品,又往往是始作俑者。戏曲中的传统剧目《狸猫换太子》,想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吧,里边主要讲述了刘德妃如何设计换子、陷害李宸妃,以及后来的包拯陈州放粮将李妃带回宫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真的有刘、李二妃吗?

 

因为对刘妃的种种做法不满、甚至憎恶,所以后人将它改为戏剧搬上了舞台,虚构、夸大的成分自然很多。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期,二妃确实存在。据《宋史》记载,刘氏乃四川华阳人,父辈街头卖艺,她人长得很漂亮,被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看中,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刘氏刚入宫室时被封为美人、后升为修仪、德妃。刘妃很是聪明、机灵,而且博闻强记、通晓史书,常与真宗讨论政治时局,所以早期的她确实是老公的贤内助和机要秘书。这同时也为后来真宗死后,她垂帘听政奠定了基础。在宋史上她垂帘十一年之久,恩威天下,也还算可以,在宋朝她是唯一听政这么久的女人。但在其老年时期,她犯了亲内(娘家人)远贤的错误,搞得朝野上下不得安宁,直到仁宗亲政,这种局面才有所好转。刘德妃死时,享年六十五岁。

 

李宸妃杭州人氏,原来她是刘德妃的侍女。刘妃虽然很受宠,但她苦于不能生育,唯恐以后地位不保,于是想出一计——借腹生子。她将少言寡语、仪态可掬的小李找来,给他捯饬一番,然后去引诱真宗。不久,果然小李怀孕了。生下儿子以后,被刘夺走,暂时养在了南清宫,即太宗的第八子府内(戏词里的八贤王)。小李也因此被升为才人、婉仪。仁宗即位以后,又让她守真宗陵。后来,由于病重被升为宸妃,去世时,年仅四十六岁。

 

宋仁宗十三岁登基,刘德妃听政十一年后,他才亲自处理朝政,在位时间三十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了。他可以说是个官三代了,但他为人宽厚、刑罚松弛,宋人称颂他“大公至正”、“恭俭仁恕”,在那个时代算是不错的了。在刘太后去世一段时间以后,他南清宫的皇叔才告诉了他真正的身世。

 

实际生活中刘皇后并不像剧情中的那样,将李妃置于死地,之后李又去陈州,更没有包拯救她脱离苦海一事。刘皇后当时还存有一点怜悯之心,将她一再提升。她的聪明之处就是在李妃病重时的加封,及于她去世后以皇后的装束、礼仪下葬,并且把她的尸体用水银保护封好。这是她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她怕自己百年之后刘氏家族受到更大的牵连,她考虑的很周全。果不其然,当仁宗知道真相后,一时大怒,将刘家包围起来,后被皇叔和宰相吕夷简的公正评价,他才作罢。打开李妃的棺椁以后,看到面容如正常人一般,穿的服饰又那么隆重。因此他为感激养育之恩,便更加善待刘家。

                                      

为争宠、争权后宫闹得鸡飞狗跳,嫔妃们互相嫉妒、互相仇恨,从而让她们失去了理智乃至人性。曾几何时,孩子也成了她们手中的棋子,她们因儿子而荣,因儿子而损。这就是中国古代一夫多妻制的悲哀呀!

 

虽然戏剧的剧情离真实的背景相差甚远,但谁又能说人生何尝又不是一场戏呢?关键是你如何把握其中角色,你的角色你做主,生活不需要指导。可有一条是千真万确的,如果谁脱离了生活的轨道,谁就会被生活所抛弃。人生旅途坎坎坷坷,实属不易,各自珍重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