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亲之行有感(二)
(2011-04-20 00:17:19)
标签:
杂谈 |
因当时已进入冬天,所以田地里少了许多繁茂,视野便更加清晰了……从我的家乡一路走下去的观感,一直在撕扯着我的心——那些肥沃的田地,被大片大片的挖成坑状,然后把土再拉到另一美田垫起房基,建成新房。而好多墙上居然还写着“但留方寸土,留予子孙耕”的标语口号,这是多么的滑稽呀!如果这样挖来挖去,挖了东坑补西坑,恐怕那时子孙们的词典里,早就没有“耕”字了,“耕”也只能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了。
目前,城里大兴土木,楼房越建越高;农村紧步后尘、热火朝天,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好多村民由村里搬到村外,结果是村里好多闲置不用的旧房,村外住房越建越远,村村相连,原来村落之间相距四公里的,现在有的已不到两公里了。真可谓陶渊明说的“阡陌相通、鸡犬相闻”了。
可惜的是大面积的肥美良田,被狂挖乱占,无人问津。诸多的沃土变成贫瘠的土地、沙地,经过长年酸雨的冲刷甚至会变成减地。试想,“留予子孙耕”岂不是天大地讽刺吗?那么好的土地啊,大批大批的将土拉走;那么好的土地啊,拿钱就能批成宅基地;那么好的土地啊,竟然没人疼爱、珍惜。那么好的土地啊,竟然变为深渊。尤其是当抓车向土地抓下去的那一刻,多像刀在凌迟人的心啊!!
这就是我们的土地吗?这就是曾经多少人为了它,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土地吗?土地以它博大的胸怀养育了辈辈臣民、代代子孙。然而现在,它的后人们却如弃屐履、毫不吝惜。
秦牧在很久以前就纵情讴歌我们的土地,歌颂它的伟大、它的神奇;战国时期,公子重耳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中,跪拜在他离开的热土之上,大声疾呼“这是我们的土地呀!”那种悲怆、苍凉的声音在我们耳边还未消退的时候,我们却在冒天下之大不韪,肆意挥霍着土地!
衣、食、住、行乃生活大事,缺一不可。建房是为了需要,这无可厚非,但滥建滥造不做统一规划,是对土地的亵渎和犯罪;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民以食为天,“食”从何而来?倘若没有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房”,又何用之有?
沿途经过之处,这种大肆人为破坏土地的现象普遍存在,确实令人痛心啊!想想非洲乃至世界那些食不果腹的饥民,我们,咳、、、如坐针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