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丧失本色弄巧成拙》
(2011-03-26 06:53:52)
标签:
杂谈 |
有两个马戏团演员,男演员是个奇丑无比的小丑,女演员是一位貌若天仙的驯兽员。因为女演员长得太美了,身后总有一群追求者,可是女演员却爱上了小丑。如此美事,让小丑难以置信。就在距婚礼很近的时候,小丑偷偷地找到了一名美容师,花大价钱为自己整容,他想给未婚妻一个惊喜。经过精心的整容后,小丑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看着自己的面容,他欣慰地笑了。可当小丑信心十足地来到未婚妻面前,未婚妻先是惊奇地看着他,然后十分痛苦地对小丑说:“我们分手吧!”小丑大惊失色地问:“这是为什么呢?”未婚妻告诉他:“你那被人认为极丑的面貌特点,在我眼里那是美,那样令我着迷,那与生俱来的个人特点,是你生命的本色,而你却把它丢了。如今你变得让我认不出来了,让我感到陌生,你走吧!”
感悟:由于小丑的自卑心理在作怪,总觉得那个貌若天仙的人怎么能看上自己呢?可他却忘了一句话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也许,美女游历各地,看到了许多比相貌更可怕、更丑陋的东西,而小丑正是具有丑陋之中见真美的品质所在。有道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或许当老鼠爱上大米的那一刻,就是爱上了大米的本色——纯洁之美,爱上它的不过分粉饰自己、不矫揉造作的真实本色。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到的是表面的东西,也正是这种表面的东西,模糊了人的视线,“降低”了人的智商,又有几人肯多花点时间去挖掘一个人内在的美呢?哗众取宠的,大多是人们注意到的;默默无闻的,则是众人极易忽略掉的。因为现代人有时候“现实”的有的茫然,甚至不知所措,他们宁愿去奉承、仰慕一个美妲己,也不愿去同情、相信一个钟无盐。这就是美与丑的区别。当然,我们不能说外在的美,就不等于内在之美,这样的人也不计其数;我们也同样不否认,外表丑陋就一定心地善良、真实吗?不尽然!这里我们只是探讨一个“本色”的东西,凡事不能一概而论。
小丑丢掉的东西,正是有些人因贪慕虚荣,而缺少的自然的真实。一个人为什么总摆脱不了从众心理呢?为什么总要为了迎合他人心意,而违背了原有的、与生俱来的真实本色呢?如果有谁“演义”了真实,谁就丧失了自我。“我”就是“我”,大众中的小“我”,绝非小“我”的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