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间民俗之“打囤”

(2011-02-27 13:37:07)
标签:

杂谈

民俗

文化

今天是正月二十五,“打囤”的日子。

早晨起来,女人们要做蒸干饭﹙即蒸饭﹚,意为一年到头有饭吃。中午的主食则是煮杂面条﹙用绿豆面做的那种面条﹚,在这儿要用“杂面”来代替五谷杂粮,即全年所有的收获成果。但是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一般都不吃这个了,甚至年轻人已不知道过多的讲究了,大多数人家还是吃饺子的。

各家的男人们起床后的首件事情就是收一些草木灰或是炉灰,在院子里用灰圈成几个圆圈儿﹙这圆圈儿就代表了‘囤’﹚,其中分别放上麦粒儿、玉米粒儿、谷粒儿、大豆、花生等五谷杂粮,然后从中间再圈一个方形的,这叫“钱柜”﹙里边放几枚硬币、钞票﹚,准备好之后,就在粮食上、以及钱的旁边,点燃“二踢脚”﹙大点儿的两响爆竹﹚,随之就会听到几次震耳欲聋的响声,直崩的粮食粒儿溅到四周,说明今年要有个好收成,因为粮食“跑”的四处都是,即所谓的“大囤满来,小囤儿流,肯定是个好兆头”,而钱柜里呢,也顶的“蹦蹦”作响。“打囤”﹙ 也作“崩囤”﹚,就算完成了。然后,把这几捧粮食粒儿打扫后收起来,否则,让鸟儿什么的啄了,将意味着好好的粮食被糟蹋了,那这一年还吃啥呀?

可今儿这天气,在农民看来却不怎么样,这个说道是如果遇着阴雨、雪天,就会把囤给“捂”了﹙使之发霉﹚,即使收成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当然这些说法,都是过去老农们,辛辛苦苦一年靠天吃饭的种种担心罢了!现在人们只顾单纯的沿袭这个风俗,根本不思其他,因为他们大多不知道过去的苦,他们可能对现在要求的更多吧。况且,地里的活计,已不再是生产队长说了算的时代了,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家家不仅有余粮,而且家家还要高价粜粮,他们又怎去思及祖辈暴霜露,披星戴月、辛苦劳作的不易呢?人啊,倘若不知感恩那个时代的人,又怎知道感恩现在的生活呢?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是行者,也都是创业者;我们都是先祖的子孙,也都会成为子孙们的先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