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前小学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2012-02-27 10:53: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最新资讯 |
站前小学教学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一、工作思路
根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的教学工作以积极实施新课程为主线,以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教与学的和谐发展为中心,建立高效有序的管理机制,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发展目标
进一步开展新课程的实践和探索,以优化教学管理为抓手,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途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刻苦探究,勇于创新,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断探索的精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实施策略
(一)执行课程计划,凸显特色课程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法规,任何人无权变更,教导处将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缺课等现象发生,如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调课的必须报请教导处批准。
语文学科重点研究“过滤法”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阅读的比重,增加每周大阅读、名篇背诵等内容;数学学科同样重点研究“过滤法”教学模式,倡导以“自主预习、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等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其他学科优化教材,创造性地有效使用教材,加强学案的研究。学校的特色工程,与学校的学生实际相联系,发挥其最大功效,并进行补充完善,使它更具影响力。
(二)落实教学规范,优化教学管理
1.组织教师学习《站前小学教师岗位职责》,进一步修订我校岗位职责,使全体教师明确要求,自我对照,切实落实常规,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2.加强团队建设。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教师成长成材的摇篮。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3.重视教后反思,引导教师养成写教学后记(教后感)的习惯,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开放1-2次公开课,每学期至少撰写1份教学反思报告,完成1篇质量较好的教学论文。学校定期开展交流、学习、研讨活动。
(三)创新校本研训,促进教师发展
2.进一步抓好校内四种类型的公开课,新进教师的亮相课,新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的研究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学校要求所有公开课开课教师要写教学后记,谈教学心得体会。
(四)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的灵魂和生命线。高效课堂的建设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每位教师树立“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彩”观念,明确课堂教学要求,与自身原有教学行为进行对照,作出自我剖析,明确努力的方向,不断学习,追求提高,使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质量检测都全面走向高效。
教师改变传统的意识,备课从单纯的备教材、备教学方法加入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作业的设计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多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五)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习惯比知识重要,能力比分数重要。学科教学质量与教师年度考核。完善学科教学质量考核标准,按照相应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不断推进课堂评价体系,把听课、评课及参加教研活动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范围,提高“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实效。
2.丰富学生的个性评价。不断丰富学生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结合成长记录册关注学生的点滴变化。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结合二课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教师专业发展
(七)科研兴教,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⑤发展一支有良好业务水平的电教队伍,能够灵活运用学校现有的电教设备,编制教学课件,使我校信息教学水平达到区教育的上游水平,教导处对各个年级(特别是毕业班年级)的教学指导和教学检查工作,并要及时向年组长提供各种合理化建议,帮助年组长完成各个年级的教学工作。
四、“过滤法”教学模式实施三年推进构想
年度 内容 |
2011学年 |
2012学年 |
2013学年 |
年度 目标 |
探索构建过滤法教学的基本模式,力争“过滤法”教学模式实验成功。 |
在构建过滤法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学管理方法和教学行为方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拓展过滤法的教学策略,逐步推广过滤法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力争“过滤法”模式在1-6年级数学、语文学科全面实施。 |
在规范和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过滤法”的研究与实践,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过滤法”教学模式在全区进行推广。 |
具体 措施 |
1.每位教师掌握备课、早研、上课、评价、辅导和教研的标准,并进行自我诊断,找出问题,寻找对策。 2.组织校本教研活动,探索教学策略,构建进行。 3.“过滤法”教学模式在二、四年组进行实验。 |
1.进一步健全校本研训体系,做到统一要求和按需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体自学相结合,力求教、研、训的有机统一。 2.对“过滤法”实施过程进行阶段总结、反思,进一步拓展过滤法的教学策略。 3.组织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以达到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
1.按照课堂教学要求,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步形成有本校特色教学模式。 2.全面实施校本研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总结推广“过滤法”教学模式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