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金融日本文化 |
分类: 日本 |
最近在填公司发下来的年度报税单,或者叫“年度确定申告”,因而恶补了一些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知识。网上关于在日本如何缴税的介绍也是连篇累牍,Google一下就出来一堆。日本国税厅的网上介绍非常详细,也给出了各地税务局的链接。还有一些专门讨论日本税务事宜的英文网站,譬如http://japantax.org/,甚至还有一步一步介绍怎么填表的,譬如http://gaijintax.com/。这里我基本上就是讲一些自己的理解。
我感觉就个人所得税的总体缴纳方式,日本和美国、中国的模式总体区别都不大。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每个月企业都会按照收入情况,从工资中扣除一部分作为税金,然后到年底时根据一年的总薪资收入、福利奖金、其他扣除项目等,算出应该要交的年度总税金,然后多退少补。在最后申报时,采取的原则都是所谓的“Self-Assessment System”:
In Japan, the income tax is based on the self-assessment system. The self - assessment system is a system under which the tax amount is primarily determined through the filing of a return by each taxpayer. Under this system, taxpayers, who best know the state of their own income, calculate the amount of taxable income and the tax payable for the income amount by themselves and file proper returns on their own responsibility.
日本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具体的规定上。关于本年度的日本所得税计算方式,主要的参考依据是国税局的2010年度外国人所得税缴纳指南(2010 Income Tax Guide for Foreigners),英文版本可以从这里下载。对于2010年度的申报单,应该在2月16日到3月15日之间提交到各地的税务局,当然大部分的工薪阶层都是由企业的人事部门来忙相关事宜。日本的纳税对象基本上分为Resident和Non-resident,然后resident中又分为Non-permanent Resident(在过去十年中在日本的时间不超过5年,我就属于这一类了)和Permanent。如果申报过晚,或者没有及时缴纳不足的税款,就需要支付拖欠税款(delinquent tax)、利息税(interest tax)甚至罚金(pentality)。
总体的所得税计算流程如下图所示,那么剩下的就是各种要素如何计算的问题。
http://s3/bmiddle/6f90f2f9g75d9f63b2522&690
在上面这个流程图中,可以看到从收入金额里面要扣除很多收入(earning)和所得(income),然后才能得到用于计算所得税的金额,可以归结成下面几步:
- 收入 – 收入中的非课税部分 = 所得
- 所得 – 所得控除 = 课税所得额
- 课税所得额 * 税率
= 所得税额 - 所得税额 – 税金中的非课税部分 = 申报税额
1) 对于第一步,即如何计算“所得”,根据总收入中各种不同的收入来源有不同的计算公式,譬如对于工资收入,算法如下。简单来说,如果工资收入是650000日元(约5.2万人民币),所得就是0,即不需要缴纳工资收入的所得税。
http://s8/middle/6f90f2f949a8359d62e37&690
2) 对于工薪阶层来说,最关心的当然是各种所得控除了,就是收入中的哪些部分是可以免税的,我把它们归结为:
控除的种类 |
享受控除的情况 |
意外损失控除 |
物产因为盗窃、灾难等意外事故而受损。 |
医疗费用控除 |
年度医疗费用超过一定的限额。 |
社会保险金控除 |
国民健康保险,或国民年金保险金,或看护保险金等的支付者 |
小企业互助金控除(Deduction for small business mutual aid permium) |
(不太了解,看介绍是如何缴纳了与小企业互助和残障人士支持等计划相关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可以免税) |
生命保险金控除 |
生命保险金,或个人年金保险金的支付者 |
地震保险金控除 |
地震保险金,或长期损害保险金的支付者 |
捐赠控除 |
在日本向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组织,或者特定的政治团体捐款 |
丧偶者控除 |
丧偶者 |
勤工俭学控除 |
勤工俭学的学生 |
残疾人控除 |
残疾人,或控除对象的配偶,或者抚养人为残疾人 |
基础控除 |
从全部的纳税人总所得中能控除38万日元(即3万人民币,我的理解是收入不到这个额度的不用考虑个人所得税问题) |
配偶控除 |
有符合控除条件的配偶 |
配偶特别控除 |
总收入金额不满1000万日元(79.6万人民币),配偶的收入为38万日元以上,76万日元 (即3万到6万人民币)以下 |
抚养控除 |
有符合控除条件的扶养亲属 |
总体来说,与地震有关的保险/房屋维修等,可以免税; 家庭有残障人士/高龄人士, 税都少很多;医疗费用过高,也可以少缴税.应该说,这体现了日本政府在征税制度上的人性化.
更详细的部分参阅指南的第35页。
http://s2/bmiddle/6f90f2f9g9a839f7176a1&690
其中有些规定是非常详细的,譬如对于"配偶特别控除",控除金额根据配偶的收入情况分为很多档:
http://s15/middle/6f90f2f949a835ba4acae&690
3) 根据课税所得额(taxable income)计算所得税额。日本采取的也是所谓的阶梯税制,譬如194.9万日元(15.5万人民币)以下为一档,194.9万到329.9万日元(15.5万到26.3万人民币)为另外一档,当然基本上收入越多,税率越高。具体如下:
http://s16/middle/6f90f2f949a835c84199f&690
4)最后一步是计算税收减免的项目,即tax credits,包括(但不限于):房租、捐款、对现有房屋的修缮(例如防震功能和扩建等)、在国外支付相当于所得税的税金。
这样每个人就可以算出自己大概要交的所得税了。不过说得简单,实际上可是个相当复杂的计算过程。一般企业也是由人事部门向员工收集资料,再由专人汇总、计算、提交。
除了交给中央政府的个人所得税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税种是住民税,这部分是交给个人所居住的地方政府的。具体的算法这里不再详述,一般加上县民税和市民税为总课税所得的10%左右。
下面来看看福岛县政府网站上给出的一个示例:一个年收入750万日元(59.7万人民币)的上班族,家里有担任家庭主妇的妻子、高中生儿子、中学生女儿,那么他的所得(income)为
7,500,000- ( 7,500,000 * 10% + 1,200,000)=5,550,000 日元
控除总共为221.125万日元,包括:
http://s14/bmiddle/6f90f2f9g9a83a039c79d&690
所以他的课税所得(taxable income)为:
5,550,000 – 2,221,250 = 3,328,750 日元。
千元以下不算,那么最后的课税所得金额为332.875万日元。那么按照上面的表,计算出来他2010年需要向国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23.81万日元,即约1.89万人民币。
交给地方政府的住民税为:
332.857万 * 4% (县民税)+ 332.857万 * 6% (市民税)+ 0.5万 (“均等割税额”)= 33.52日元, 即2.67万人民币。
简单来说,这位上班族所交税额总共为23.81+33.52=57.33万日元(4.56万人民币);占其工资收入的7.64%。
当然这个是政府给的例子,实际上个人交的比例要比这个高。
另外与个人关系比较密切的就是5%的消费税了,来日本旅游的朋友别忘了在很多大型商场购物都可以免税,只要向对方出示护照即可。譬如横滨的Yodobashi电器连锁商场,不仅有5%的免税,还给银联用户5%的折扣,这样下来有10%的优惠了。(当然这家的价格跟Amazon或者Kakaku等网上商店相比,价格贵得可不只10%,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