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大数据侦查实践》一书出版

(2019-10-29 14:17:33)


内容简介

本书从剖析信息技术与侦查的关系入手,阐明在“大智物移云”背景下开展大数据侦查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开展大数据侦查应具备的条件。同时,书中借助一个具体化的数据分析平台,通过一种具体化的大数据侦查实践,具体阐述了实践中的大数据侦查。这种大数据侦查并非是立足于全局的大数据侦查,而是一种局部化的大数据侦查。这种局部化的大数据包含有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侦查的所有要素、特征。通过对局部化大数据侦查的解构,为全局性的大数据侦查实践打好基础。

新书《大数据侦查实践》一书出版

本书可作为公安、政法院校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国内安全保卫、禁毒学、网络安全、刑事科学技术、法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或辅助读物;可作为从事侦查实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学习用书;对从事利用大数据服务于警务的企业及司法、检察、安全、监察人员而言,本书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新书《大数据侦查实践》一书出版

李双其,福建警察学院侦查学教授、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任教育部公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公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研究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侦查学、犯罪学研究,经常指导侦查实务部门疑难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系“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等。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侦查中电子数据取证》《侦查博弈论》《信息化侦查战法》等著作近20部;出版《灵魂何处安放》等探案犯罪小说4部,其中《蓝月儿之死》获第六届全国侦探推理小说大赛一等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多项。

 


发行范围

本书属于限定性发行图书,可登陆“知识产权出版社书吧”购买。


随着信息技术与人类工作及生活的螺旋式交汇互融,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5G通信全球启动,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悄然降临,全球数据爆发式增长、海量聚集,引发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数据作为变革中重要的基础驱动力量,已经给我们的工作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同时不可避免地给各类犯罪调查和侦查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自2016年起,我国就高瞻远瞩地制定了一系列极富远见的相关国策和科技规划。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发布了《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不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公司,是'聋瞎'公司,就像高速公路上徘徊的野鹿一样。”著名的硅谷作家杰弗里·摩尔曾经这样说。实际上,大数据是指“无法用现有的软件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共享、分析和处理的海量的、复杂的数据集合”。行业内通常用4个V来总结大数据的特征:一是数据量巨大(Volume)。数据量巨大,包括采集、存储和计算的量都非常大。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1000个T)、E(100万个T)或Z(10亿个T)。二是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种类和来源多样化,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如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类型的数据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价值密度低(Value)。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随着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感知无处不在,信息海量但价值密度较低。以视频为例,一段1小时的视频流,在不间断的视频监控中,有用数据可能仅有几秒钟。如何结合业务逻辑并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来挖掘数据价值,是大数据时代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四是速度快(Velocity)。数据增长速度快,处理速度快,时效性要求高,这是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数据挖掘的显著特征。国际数据公司在“数字宇宙”研究报告中称,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35.2ZB。在如此海量的数据面前,处理数据的效率就是企业的生命。大数据技术也是全面深化侦查科技改革的强大推动力,把大数据理念和技术运用到日常的侦查工作中,推进侦查机制与科技应用深度融合,有助于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为服务相关部门的侦查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在各类犯罪案件日趋科技化、智能化、隐蔽化、复杂化的时代背景下,运用大数据分析应用手段将有助于执法纪检监察等机关发现线索,固定证据,提高工作效率。侦查及调查工作中对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技术的采用是必然选择,也是大势所趋。在福建警察学院李双其教授的精心组织和带领下,本书结合侦查领域的实际情况,与前沿的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有理论,有实践,深入浅出,层层剖析,对从事侦查领域的相关人员很有参考借鉴意义。

周 

2019年5月


目录


第一章  信息技术渗透下的侦查回应

一、信息技术作用下的侦查变化

二、侦查变化的具体内容

三、侦查应有的回应

四、结语

 

第二章  大数据侦查支撑条件

一、大数据侦查平台

二、大数据侦查技术

三、大数据侦查工具

四、大数据侦查资源

五、大数据侦查人才

六、大数据侦查机制建设

 

第三章  大数据侦查数据获取

一、公安大数据平台数据获取

二、网络数据检索获取

三、利用接口与工具获取

 

第四章  大数据侦查中的大数据预处理

一、大数据预处理的方法

二、数据清洗

三、数据集成

四、数据归约

五、数据变换

 

第五章  大数据侦查中的数据挖掘方法

一、分类与预测

二、关联挖掘

三、聚类分析

 

第六章  大数据侦查中的非结构化大数据挖掘

一、文本挖掘

二、语音大数据挖掘

三、图像识别与分析

四、空间数据挖掘

五、Web数据挖掘

 

第七章  大数据侦查数据的报送与调度

一、大数据侦查数据的报送

二、大数据侦查数据的调度

 

第八章  大数据侦查数据查询

一、大数据侦查数据查询的常见形式

二、查询中的基础研判

三、蓝灯数据查询

 

第九章  大数据侦查数据分析

一、数据比对

二、关系圈分析

三、资金分析

四、话单分析

 

第十章  大数据侦查战法类别与配置

一、大数据侦查战法类别

二、大数据侦查战法配置

三、大数据侦查战法应用

四、战法模型共享

 

第十一章  大数据侦查人车核查战法与数据分析的可视化

一、人车核查战法

二、数据分析的可视化

 

第十二章  大数据侦查数据管理

一、全息档案管理

二、图谱式信息管理

 

第十三章  大数据侦查实践中的法律问题

一、大数据侦查与公民权利保障

二、数据收集的法律问题

三、大数据侦查行为属性分析

四、大数据证据之效力

 

第十四章  未来犯罪与智慧侦查

一、未来犯罪

二、智慧侦查

 

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