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无上的谣言

标签:
谣传银葫芦银镯子寡妇年转运珠 |
分类: 散文杂文 |
亲爱的,今天你买了吗?如今流传奶奶必须给孙子买银葫芦、闺女必须给娘买银镯子,看!新一轮的“亲情大行动”开始了!让我们借这个“普天同买”的美好岁月来数一数这些传言都有哪些吧:
记得最早一个传言是十几年前,那年春天来得晚,立春在春节以后,而上一个立春则在头一年----那年没春!不知谁兴起的,没春的年份是寡妇年,妻子要给丈夫包一百个饺子,并且得一顿吃完,才能消灾。其实说起来,这个谣言倒是挺有情义的,女人们原来看丈夫不顺眼的此刻也顺眼了,都在忙忙碌碌的剁菜陷包饺子,而且包的比过年时还认真,还小巧。不小巧不行啊,一顿吃完一百个饺子,包大了还不得撑得上吐下泻?而吃不完就会死,女人就会做寡妇,天!这招够狠。不过倒是弄得一大片市井人家都情意绵绵,夫妻和顺。所以说,这第一个谣言还蛮有可取之处的。
后来的谣传就越传越神经了,什么“妈妈必须给儿子买桃罐头”----后果是桃罐头脱销了;“姐姐必须给弟弟买四个猪蹄子”----卖熏肉的乐坏了;“妹妹要给哥哥买一个棉被”----家纺店老板美哉美哉等着收钱……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们一家出去遛弯,忽然间鞭炮齐鸣震破霄汉。再细看又发现,每个有鞭炮卖的店铺门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抢购鞭炮。可不是怪事?!我家那位是个好奇的,问了一个排队买炮的大哥到底咋回事。大哥羞赧的说:呵呵,我说了你们别笑话啊,说是不知是哪里倒了一座庙,上天要收五百童男童女,只有放炮可以消灾----其实我也不信这无稽之谈,老人逼着来的----大哥心满意足的提着一串“大地红”走了。我哑然。呃,又一个可笑的谣言诞生了。听说那年晚上的鞭炮比平时涨了十倍价钱,这是谣言的价值啊!
新近又流传银葫芦银镯子事件。老妈也不信这无稽之谈,不过看见人家的孙子孙女胸前都挂着个小银葫芦,自家孙子胸前光秃秃好似没有奶奶一样,罢了罢了,买一个也没多少钱,买吧。不过买回来她那拗孙子也不带,扔一边去了。倒底还是买了----邻居问起时也好交代。
老妈有一对银镯子,从来不带,她不喜欢。可是,我们豁得出去做一个“不孝儿女”吗?妹妹在网上选了一款银镯子,淘宝客服亲切的问:亲,你是霸州人吧?----看来这银镯子传言的起源地就是霸州啊!霸州的银饰遭疯抢了,就像那年传言“婆婆给儿媳妇买金珠”一样!人们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不管这谣言造的多么没水平。有人是因为碍于面子,就像“婆婆给儿媳妇买金珠”那个谣言,哪位婆婆愿意因为一个金珠就沦为个恶婆婆,担一个不疼儿媳妇的罪名呢?买吧!于是,金店老板乐开花了。
其实,真的必须言听计从的去追随谣言才能证明我们的情意吗?我说:真的不必!老人喜欢什么就给他们买点什么,没必要只为了证明自己“买了”而买----那是利己的、自私的。你把谣言捧在头顶,它就是至高无上的,你把它踩在脚下,它就还原龌里龌龊的利润面目。
都说世界五百强企业了不得,我也不知道他们都经营什么商品,总觉得那些人傻得很,辛辛苦苦的卖产品总不如经营谣言来钱快、利润高。关于银镯子银葫芦一说,听说永清一带也在跟风。我敢说燕赵儿女一定是最聪明的,懂得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利用人情世故做谣言来促销,这可比打折和买赠高明多了。
亲爱的乡亲,今天你买了吗?如果谣言指定的都买齐了,那么请预测下,明天我们会继续被哪个老板的谣言牵着鼻子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