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你回家了吗?
(2012-01-27 22:27:24)
标签:
下班回家沉重自我尘世洒脱杂谈 |
分类: 散文杂文 |
每一天,我们忙忙碌碌,严谨紧张的做这做那,累吗?迈进家门的那一刻,看着满屋柔柔的灯光,你满脑子想的可还是工作的不愉快、同事的意见不合,或者上司今天的眼神有些奇怪?
为这些,你锁眉长叹,垂头丧气?为这些,你不能与家人愉快的共进晚餐?为这些,你冷淡了孩子天真的笑脸?再或者,你疲于奔命的应酬,穿梭于一场场酒席之间,喝干了那些不由衷的酒,挤干了一脸倦倦的笑容?
那么请想一想,你的打拼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衣食周全,为了出人头地,为了买房子装修自己美丽的家,为了颐养父母的天年?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是啊,这都没有错。不过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负责。对老人负责,对妻儿负责,对自己这一生负责。
可负责这两个字是最为沉重的,不只是不顾一切的打拼就能够做得到的。当父母守着电话回忆你小时候的点点滴滴的时候,当妻儿因你醉态归来三缄其口的时候,当自己身心俱疲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时候。你所负的责,在哪儿?在哪儿呢?
我们总是抱怨,节奏太快,任务太重,时间太紧,事情太多。那么,一路走来的我们,真的是所有的东西都不能放下吗?
偶尔看了两次于丹老师的节目《丹韵词音》,感触颇多,却又一时半会无言以述。也许此时的心情正是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吧?然而我究竟没有老子那般修行,还是忍不住要说一说。
怎么总有人抱怨,房子大了,装修好了,却住不出原先小屋子老院子的温馨味道了;装扮新潮了,衣饰漂亮了,却没有那份对镜贴花黄的陶醉了;字写得少了,书读得多了,失了一份闲来品茗吟诗的情怀;事做得好了,钱赚得多了,丢了那些无惧天地的精神。周围的一切都越来越明亮,可是心情却越来越暗淡。为什么我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竟向着两个极端分化,为什么我们所求和所得竟然南辕北辙?更可悲的是,有人始终在一路狂奔中,并不曾察觉。
也许,当他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老了的时候,回忆起这一生只有绵绵不尽的疲惫不堪吧。桑榆吐绿,桃李芬芳,均在他被忙碌尘封的心情以外。趣味天真,悄然偷笑,都被他放在碎纸机中碎掉。
想一想,你有多长时间没有一个人对着天空感受明净了?你是否还记得天上有一轮皎皎明月始终等待?等你明白,等你归来。
明月古今同,心情朝夕异。精英白领们把洒脱的概念定在如何驰骋各界运筹帷幄指挥倜傥之时,当年的谪仙李白却在天真的举杯邀月,问它能饮一杯无,与它对影成三人的纵歌起舞。谁比谁更洒脱?谁比谁更自在?不言而明。这一刻,我想李白,他无负自我。在陶渊明辞官归隐,欣欣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时候,他得到的是“愿无违”那种真正自我的回归。
自然,如今热火朝天的社会建设当前,我们无需归隐,不必归隐,不可归隐。然而,我们就可以为了实现自我而丢掉自我吗?我们就能为了追求生活的安逸而舍弃心情的安逸吗?
走得急,错过多少景色已经得不偿失,而最怕走得急,不及辨别方向啊!我读过的最悲惨的一则寓言是《守株待兔》,故事中那只兔子,不就是走得太急吗?它在撞向大树的一刹那,心中想的也许还是百米冲刺吧?然而,它就这样一味的急着赶路,一路奔去了农夫的餐盘。好惨!
一些成功人士,高血压高血脂酒精肝甚至过劳死,他们和那只兔子,有很大区别吗?一些伪成功人士,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虽然眼前还是明亮灿烂,可他们最终的归宿,又会和那只兔子会有很大分别吗?
物质和精神不矛盾,轻松和打拼不矛盾。应该大干一场时毫不退缩,需要稍事休息时随手放下。路,既在脚下,也在心中。心情烦躁,不知所以,不妨昂头看看天上明月,不妨信手拈来一缕清风。先祖哲人,此时正通过清风明月告诉我们:道路无重数,人心应有度。
所以,不要让我们漂亮的房子里装着的只是一颗来不及入住的心。所以,下班后请回家吧,放下所有沉重,让身体和心情一同归来。抛开不堪重负,做自己真正认同和喜欢的事。那时,你笑了,你的世界也笑了。有爱有闲有滋味,不负自我不负卿的时候,你将发现:尘世----真的不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