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熟悉的一个人》教学设计
(2016-12-01 15:05:25)
标签:
教育杂谈文化 |
分类: 教学设计类 |
《写熟悉的一个人》教学设计
济源市黄河路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往事,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习作兴趣。
2、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
事先请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一个人进行观察,发现她或他的一个特点,,积累写作素材,为习作做好准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我会观察
周一的时候,老师请大家做一个小伯乐,认真观察我们身边的一个人,发现她或他的一个特点,把你观察到的这个人介绍给大家。(现在,请你认真地把你观察到的这个名字写在你的练习本上)
2、我来猜一猜:
小伯乐们,大家通过观察,一定发现有不少新发现,我想猜一猜,你们观察的这些人,有的人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人天真顽皮,活泼可爱;有的人倔强,爱哭、爱闹;有的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人勇敢正直;有的人勤劳简朴;还有的人幽默风趣……那么,你要介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把你观察的人物特点郑重地写在刚才名字的旁边。
3、今天,我们就把你观察的这个人写下来。教师板书课题: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二、熟悉的人没有风景
三、让简单的事情不简单.
1、举例:有一个同学写自己的好朋友爱打篮球。这样写:
他把篮球往上一扔,进了。又一扔,又进了。
师:一共16个字。一个人物就写完了。原因何在?(指名交流)如果我们学会将动作一步一步分解呢?请看另外一个同学笔下的投篮:
2.写人的动作,要像电视里的慢镜头一样,慢慢琢磨,你就会发现不是没有动作可写,而是动作太多了,你要选择你需要的动作。
举例:老师天天都要在黑板上写字,你们天天见,现在有没有发现这个动作里的不简单。(指名说)
3、除了动作描写外,还有一种写作方法也能帮我们塑造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1)我小时候在家里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上小学时,爸爸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到了初中,爸爸还是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上了中师,每次回家,爸爸依然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上班以后,爸爸仍然对我说:“好好工作,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
师:来,一起读读,这是作者在回忆父亲对自己说的话,这一段突出人物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表现父亲的爱)板书:语言描写
(2)我们班同学也有这样精彩的描写:男老师向四周看了一下:“语文老师布置有作业吧?”不等我们回答,他就开始自言自语了,“肯定有,那您们开始写吧,写完了看书。要有事了找我,找我记住了吗?”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他便用更大的声音说道:“好,那你们开始吧。”
让我们大声喊出这个同学的名字。从这段文字,你读到了什么?
四、选择方法,写细致言行,猜特点人物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接下来我们来写写人物片断,把你认为最能显示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的部分写细致。让人物登台亮相,请大家来猜一猜她(他)是谁。
五、多元评价,突出人物特点
用心地倾听,真诚地欣赏,毫无保留地建议。
六、自己拟个有创意的题目,加个开头和结尾,下节课请大家把这篇作文写完整,争取让自己的习作刊发在我们第一期班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