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的基金加剧进化:高良玉预言3年500家公司
(2012-11-05 13:46: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财经 |
同样的时间,同一个城市,理财周报主办的2012中国基金业领袖峰会在广州新天希尔顿酒店举行。两批不同的人近在咫尺,探讨着同一个话题,基金业的未来。
11月1日,南粤大地结束了数日的阴雨天气。在明媚的阳光下,基金从业人员们热闹地讨论着在这一日正式生效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定规定》。
千呼万唤。数月以来,众多基金公司高管们,等待着通过子公司做大专户,做PE/VC,投资实业股权,做销售子公司,实现股权激励,从而实现基金公司向资产管理公司的重大转变。
南方基金总经理高良玉说:“监管层逐渐出台了一些措施、想法,希望基金业加快发展。这会对行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而同样的话,记者已经听过不止一位基金高管反复提过。
“监管层近来积极调研。个人感觉,明年开始,基金行业将进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招商基金总经理许小松在2012年理财周报基金业领袖峰会上说。
易方达基金[微博]总经理刘晓艳则说:“中国公募基金还是一个三岁的婴儿。”
三岁婴儿成长的魅力,正在于这些所有的不确定,所有的期待,以及所有等待开拓的空间。
中国基金行业,作为中国金融市场上最透明、最流程化管理、监管最严格,囊括高端金融人才最多的行业,将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时代。
行业裂变分化:
出现超5000亿公司和倒下的公司
高速发展的时代,必然也是裂变的时代。
尽管媒体不止一次报道“面临清盘的公募基金”,但从1998年3月,最早的两只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0.886,0.00,0.00%)和基金开元(0.799,-0.00,-0.50%)成立至今,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就没有一只清盘的产品出现。
今年以来至10月31日,上证指数区间涨幅-5.94%,公募市场337只普通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率为0.19%,共52只跑输大盘。其中,业绩最好的上投摩根新兴动力收益率为27.16%,富安达优势成长收益率为-13.87%,倒数第一。
“这是违背市场化的。”华南区一家基金公司高管此前对记者说,“没有人需要去保证,你成立了就要一直让你活着。”
优胜劣汰,基金公司也一样。因而,当有行业人士预言,将会有基金公司破产时,众多同行提出反对,理由在于,基金牌照毕竟稀少,基金公司不会破产,只会不断地倒腾、转让股权。
而明年新的《基金法》推出,将放宽基金公司股东限制,允许保险、银行、民企,甚至个人参与设立基金公司时,股权转让显得更为灵活。
但是,2011年,共有7家新公司批准设立。今年以来,又有德邦基金等4家公司成立,行业公司数量由此拓宽到74家。11月1日再传来消息,华润元大等三家公司也即将拿到正式成立的批文。按照这样的节奏,基金的牌照优势将迅速减弱。
“未来三到五年,行业可能出现500家基金公司。”面对理财周报副主编谭昊的提问,高良玉如是说。而招商基金总经理许小松也表示:“我基本认同高总。未来必然将出现一批死掉的公司,也必然将出现一批超大规模的基金公司。这是未来三年到五年的必然过程,是基金行业的进化程序。”
按许小松估算,未来三到五年,基按许小松估算,未来三到五年,基金行业将出现几家规模超过5000亿的基金公司。面对记者“这几家5000亿基金公司将会是哪几家”的问题,有行业人士回应:“工银、招商、华夏。”
基金公司成股东绝佳资管机构
行业人士预判不无道理,银行系基金公司拥有巨大的优势。此前,工银瑞信[微博]7天理财产品火爆发行400亿规模的消息,震惊行业。
工银瑞信基金副总经理夏洪彬上周二在理财周报会议上提道:“将继续朝着理财产品方向走下去,未来会发14天、28天产品。”。行业渠道人士听到后,只能咂声长叹。
而招商基金今年以来多只产品——招商产业债、招商信用强债、招商安盈保本提前技术募集,后二者更是一日售罄。
彼时,有上海基金人士调侃:“是不是投资者教育已经到位,基金marketing人员可以狗烹了?”言语中难免流露对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艳羡及无奈。
但是,纵观农银汇理基金、建信基金[微博]、中银基金以及民生加银基金、浦银安盛基金[微博]等众多背靠银行“无大作为”的基金公司,又推翻了“背靠银行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论点。
几位有想法的、实干的高管,一个高效协作的团队,一个敏感的产品设计团队,一个有能力的投研团队,一个灵活的渠道团队或渠道关系,甚至一个清白的历史,都是一家基金做大的基石。
理财周报基金业领袖峰会当日,高良玉说:“2007年以来,除了少数公司的专户业务规模增长以外,几乎所有基金公司的公募业务都处于缩水状态。”
招商基金总经理许小松此前接受理财周报记者两次专访,也重复强调“业绩很重要”——“为什么我们公募行业规模不断缩水?因为2008年以来,公募没有为持有人提供稳定的回报。”
记者观察到,许小松一贯的思路仍然如此,只要做好业绩,钱自然就会进来。“财富管理的蛋糕大得很。之前我们受到条件的限制没法取到这个蛋糕。从资产规模来看,基金行业财产不成规模,很小,财富管理需求非常大。只要你的产品和业绩受到投资者的认可,钱就会有很多。”许小松说。
此前,招商基金两只产品一日售罄,表明业绩受到认可。因而,当许小松向外出中的马蔚华发短信告知产品一日售罄的消息时,马蔚华欣然笑了。
这家依托招商银行(10.37,0.00,0.00%)的基金公司,在一个月前刚刚完成了一次股权转让,招商基金成为完完全全的“招商系”公司。此前被股东ING牵头建立起来的核心投研团队,目前已经逐渐被“招商系”替代。
许小松未掩饰对招商基金的建设目标。“招商基金未来可以成为招商银行一个极佳的资产管理机构。”这个设想现实而宏大。
当招商基金一日售罄产品为招商银行一日就带来数千万的回报后,基金行业没有理由不相信,这两家机构这一种互利关系将持续存在,也必将成为帮助招商基金做大规模的重要力量。
专户子公司一定要做
数月以来,基金公司内部讨论最多的,莫过于如何拓展专户业务。11月1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暂定规定》正式生效。
等待此规定已久的公司不在少数,招商、鹏华、长城等公司今年9月就已经开会讨论过业务拓展。鹏华基金机构部总经理冀洪涛就在会议前接到记者电话。他说:“专户子公司肯定要做的。”
专户投资范围拓宽至非上市公司股权,意味着专户投资可以开始往上游走,可以做PE/VC,投资实业。这也为基金公司向大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提供最便捷的路径。
“业务创新上,大家想往前端走,做PE,做VC,做实业投资,但团队可能有限制,这些不是基金公司的优势所在。毕竟基金公司一向优势和主攻方向就是权益投资、固定收益,基金创新要扎根于自身的长项和优势,思考市场下跌时有什么机会,对不同层次客户提供什么服务,怎么去发展更好的产品,提供收益。”高良玉说。
南方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李海鹏也曾在年初提到,公司高管极看重固定收益产品的发展,对固守的资源倾斜较多,希望公司未来固收产品发展到8只。
10月30日周二,理财周报基金峰会当日,李海鹏出席会议,他提到,南方基金创新式地提出绝对收益考核标准,只要给客户亏了钱,当年绩效考核为零。
“没有奖金?”
“对。一票否决。”
高良玉深知,唯有能提供稳定回报的产品才能持续做大公司规模。这也致使其在数年前开始布局固定收益产品。目前,南方基金的固定收益产品规模超过1000亿,在行业占比最大。
10月底,根据基金三季报数据,南方基金以1573亿元的资产规模冲入公募行业第三位。
固收产品将成基金未来基石
今年上半年,华安基金[微博]、汇添富基金两只短期理财产品火爆发行,掀起基金行业理财产品热潮,不少大型公司开始跟风。大成基金[微博]就在彼时一夜被挤出前八位。为了不掉队,不少公司开始火速筹备短期理财产品,而固定收益类产品也开始逐渐热闹起来。
华安基金副总经理秦军说:“我们和汇添富是第一批做理财产品的,非常吸引眼球,非常成功。这个方向是对的。”
汇添富副总经理雷继明也提道:“理财产品火爆,并不是技术高超,理念深奥,而是创新地找到了市场需求。”
博时基金[微博]就连续准备了10只固定收益产品备案,光大保德信基金、鹏华基金、融通基金等公司均上报了7天至60天的短期理财产品。
面对产品拓展,博时基金回应:“未来公司产品结构会更贴近西方成熟市场的基金产品结构,即倒金字塔式结构,以债券、货币为主的固定收益产品将成为基础产品,占更大的规模比重。而权益类基金占比会逐渐下降。”
“对于市场而言,这些相对收益的产品是真正基石。” 银华基金副总经理封树标也同样认同。
在三季度缺席理财产品发行的易方达,显然感受到了规模下滑的压力。2012年三季度,易方达跌到行业第四位。但据总经理刘晓艳透露,四季度开始,易方达也会逐渐发行一个月、两个月,以及更长时间的理财产品。
另外,一如跨境、跨市场ETF、分级基金等工具性产品,也会逐渐丰富起来。华泰柏瑞基金、嘉实基金在今年几乎同时发行的沪深300(2295.727,-11.05,-0.48%)ETF基金,成为唯一的股指期货合约标的,也为机构提供一二级市场的套利机会,同样受到热捧。2012年5月,两家公司公布募集数据,分别募集329.69亿份、193.33亿份。
“未来将更多地发行工具性产品。”招商基金总经理许小松说。2012年半年,招商基金快节奏的固收产品发行,已经基本完成。
博时基金总经理助理刘东说:“未来要完善我们的工具,允许基金投资应用更多的对冲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