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继续糖尿病科普,今天的主题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先来看个化学反应式:血红蛋白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这是个不可逆的化学反应,发生地点在血液中的红细胞里。
箭头左侧的反应物中,“血红蛋白”浓度相对恒定,因此,反应产物“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主要取决于“血糖”的高低,又因为这是个单向、不可逆的化学变化,糖化血红蛋白一旦产生,就会稳定存在于红细胞,而生理情况下红细胞从出生到死亡只有120天,均值60天。
通过以上说明不难得到结论:对于高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可以反映近两月内的血糖总体水平。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有疑问:犯的着另外拿“糖化血红蛋白”来反映血糖控制水平?测血糖不是更直接、也更方便吗?
其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非全天固定于某个高值,而是像波浪一般或高或低、上下起伏。因此,偶然、随机地去测量血糖,检测点有可能恰逢波峰、谷底,差别很大,如果测量次数太少,得到的血糖值就很容易给实际病情带来误判。
而糖化血红蛋白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我们可以打个比方:随机监测血糖好比学生的一次次随堂小测验,考分固然也有意义,但老师绝不能拿某一次的成绩作为该生的学期期末总评。
更科学的评价方式是综合所有考评,包括每次小测验、每次课堂提问、每次课后练习……,用所有这一切的平均成绩反映该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就是这样的指标。
有鉴于此,医生们已经更多地应用HbA1c来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而不是某一次的血糖测量值。下面这张榜单来自《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各位糖尿病患者可以对号入座,检查自己有没有“金榜题名时,名落孙山外”。
http://s5/mw690/0022D6uYgy6JePW4G7a84
微信公众平台:Drzhangzheng
医学科普,不定期更新,
别催我,我也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