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突发中风时》一文在平台发布后,有读者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遇到深圳白领这样倒地的人,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http://s4/mw690/0022D6uYgy6GYelyD9V83
35岁,正是如花胜锦的年纪,上有老人正老、下有小孩还小,短短几分钟里,人就这么没了。梁娅的悲剧,不止是她个人和家庭的,也是公众医学观念淡漠的社会悲剧。我们暂且不去讨论“扶不扶”、“救不救”的道德伦理问题,先谈技术层面:假设我们当时在场,也愿意为她提供救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该如何正确施救吗?
是“针扎手指”?还是“用力掐人中”?
昨天的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应用“FAST”迅速识别疑似中风患者,它的使用前提是对方能够良好配合。但如果对方像梁娅这样神志不清,怎么办?
千万别认为这事很罕见,心脏病、中风、溺水、窒息、创伤、电击或雷击、意外低体温等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患者在家中或公共场所(而不是医院)突发意识丧失、心脏骤停。根据美国和加拿大急救医疗系统的统计,其发生率为50-55人/每10万人。
在呼吸心跳骤停的前8分钟,每延迟1分钟开始急救,患者的生存率下降10%。因此,如果在专业医疗救护人员赶到之前,现场有人进行过有效的心肺复苏(CPR),就有可能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的几率,35岁的梁娅有可能不会死。
花几分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和任何抢救设备的情况下,如何来挽救梁娅的生命?
一、识别和启动急救反应
在确定周围环境安全后,立即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患者,一旦发现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仅有喘息),要在最短时间内呼叫120,并立即启动CPR。
提示:心脏骤停的表现并非总是很直观,切忌由于犹豫不决或忙于检查脉搏等额外动作而耗费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二、胸外按压
把患者仰卧放置在坚硬的表面上,跪在患者胸部旁,一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中下方,另一只手掌放在第一只手上面,两手平行重叠,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重力垂直向下,进行用力、快速的胸外按压。按压深度至少达到5cm(成人)、4cm(婴儿),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让胸廓完全回弹,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钟。
提示:持续的胸外按压才能确保有效的血流灌注,要尽可能避免中断按压。
http://s14/mw690/0022D6uYgy6GYenSQSV1d
让患者头部后仰,一手将其下颌向上抬起,另一手捏紧患者鼻孔,吸气后紧贴患者口唇,完全包住患者口部,口对口密闭吹气,每次通气时间要在1秒以上,直至患者胸廓向上抬起,然后使患者口部张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每6-8秒给予一次人工呼吸。
作为施救者,如未经任何培训,仅做胸外按压即可(hands-only);如为具备训练或临床经验的单人施救者,按照按压-通气比为30:2的频率进行按压与人工呼吸。并坚持到患者意识恢复或医疗急救人员到来。
http://s7/mw690/0022D6uYgy6GYeqS8bc06
至于这些措施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请大家坚信一点:CPR是无害的,什么都不作为才是有害的;CPR能挽救生命,关键在于CPR的质量。
在互助的社会里,如果今天我们具备够抢救别人的能力,也许明天获益的是我们自己。
微信公众订阅号:Drzhangzheng
做网络医学垃圾的清道夫
http://s3/mw690/0022D6uYgy6GYet9mkG22